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2-5-31 13:35 编辑
晚唐有个大诗人叫罗隐,比起唐代其他著名诗人,罗隐对我们来说来说可能不太著名,但他的很多诗句却流传甚广,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罗隐的一生际遇,正是晚唐末期五代初期历史的一个缩影。
【一】罗隐生于中唐(公元833年),浙江慈溪(今杭州)人。他的祖父曾任福唐县令,他的父亲参加过开元年间的礼科科举考试,但好像没什么结果。慈溪罗家在唐代算是当地的名门了。仅罗隐一代就出了三个名人。明杨慎《升庵诗话·三罗诗》:晚唐江东三 罗 :罗隐 、罗邺 、罗虬也。
罗隐本来叫“罗横”,“龆年夙慧,稚龄能文”,才冠一时。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进京参加科举(一说860年),罗隐的故事就开始了。
从那一年起,罗隐连续参加了十多年的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十试不第”成为科举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笑话。以才名自负的罗横更加愤世嫉俗,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和杂文。抨击时政。
在京城长安十余年,连生活都成了问题,经常忍饥挨饿,又赶上黄巢起义,天下大乱,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罗横最终选择了放弃,改名罗隐,离开京城隐居去了。
为什么罗隐会“十试不第”呢?我分析原因有三:
一,科举制度在唐朝刚刚形成,还很不完善。考试内容五花八门,也没有个复习大纲,《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是宋以后才有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不封卷不糊名,考生可以在考试之前和考试之后拜见主考官,这样的考试,实际上形同虚设,谁考中谁考不中,就是主考官说了算,而往往在考试之前,基本就内定了。
还有一点,在唐代考取进士,并不能马上任命官职,名义上是候任补缺,实际必须有人推荐,如果没有人推荐,就算你金榜题名,你就在京城候着吧,候个十年八年都不是新鲜事。
二,晚唐社会动荡,政治经济一塌糊涂。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急转直下,到了罗隐应试的年代,大唐已是日暮西山。朝廷内,京城里,宦官专权,党锢之争;朝廷之外,藩镇割据,各自为政,而黄巢起义又给已经支离破碎的唐王朝致命一击,大唐至此已经名存实亡了。
这种社会背景下,国家的一切纲纪都已经偏离了轨道,文人士子靠科举出仕的路子越来越窄。而朋党之争和宦官专权,使科举中舞弊、行贿大行其道,让空有才学而无人引荐的寒门学子走投无路。当年,十试不第的绝不止罗隐一个人。
三,罗隐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罗隐十分狂傲,在他眼里,天下才子只有他一人。这种恃才傲物,在大唐盛世中的李白尚且不被重用,何况夕阳西下的晚唐乱世。
屡试不第,罗隐就大肆抨击时政,在长安十几年间,罗隐(当时还叫罗横)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和杂文,并把杂文编辑成书,名《谗书》,《太平两同书》等,这就更加为当权者所厌恶。后来在五代梁朝为官的罗衮曾赠诗给罗隐:“谗书虽胜一句休”——你写的那本《谗书》虽好,但其中一句就足以断送前程。
后来几年,连他自己都知道,无论他怎么考,朝廷都不会录取他。只是作为一个读书人,除了参加科举,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也无颜回乡见江东父老。于是就混迹在长安一大堆屡试不第的学子中: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后世对以罗隐《谗书》为代表的晚唐杂文给与很高评价,鲁迅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正是一塌糊涂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