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春城 雪城 汽车城
这个系列又中断了一些时日。不是没啥可写,只要用心感悟,生活总能给予我们丰富的写作素材;不是工作太忙,只是近来有放纵自己偷懒的苗头,包括晨跑,包括写东西,都有时断时续的现象。
这是个寒冷的清晨。刚刚从长春净月大街跑步回来,满目的积雪和沁入骨髓的寒意不断提醒我隆冬真的来了,也在提醒我不要冬眠,凡是有意义的事情,该坚持的还要坚持,千万不能轻言放弃。
包括晨跑和晨跑后的写作习惯,也包括这个献给母亲、不会截稿、陆续更新的亲情系列。
今天要记录的,是关于老妈七十二周岁生日的一些片断。
老妈出生于一九四零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
之所以强调农历,因为在我的渝东山区老家,乡亲们都习惯于用农历记事,婚丧嫁娶,生日寿辰,莫不以农历为据。不仅如此,甚至居民身份证上登记的出生日期,大多也都是农历。
说起来有些惭愧,对于老妈的生日,我一直记得不是很清楚。刚才打开电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我依然不敢确定是九月二十四日还是二十五日。
事实上,类似的烦恼已经困扰了我好些年,甚至多少有点强迫症的症状:几乎每年老妈生日之前,我都要打电话向二姐或小妹求证,每次都会被小妹笑着数落一番。
好在今年我没有忘记。一则因为老妈就在沈阳,生活在我的身边;二则爱人早早就提起这个话题,和我商量老妈生日那天怎么度过。
在婆婆生日这件事情上,平时粗枝大叶的爱人变得心细如发,早早地就问老妈需要什么礼物,早早就带老妈去买了衣裳。说真的,我很赞成这样的做法,孝敬老人就应该做在平时,而不在于生日那天才去做些什么。
话虽如此,真正到了老妈生日,我们这些当后人或晚辈的,总得做点什么。
对此,老妈却不那么积极,早早地就声明:不要买东西,也不要出去吃饭,还说生日年年过,没啥好过的。
我知道,老妈是怕我们破费,更怕耽误后辈们的工作或学习。
因为推算起来,老妈农历生日那天是公历十一月八日,星期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的日子,不是双休日也不是节假日,如果要给老人家庆贺生日,确实存在不少现实问题。
对于老妈的意见,我微笑不语,老婆也笑称到时候再说。
其实,在沈阳开小面馆的内弟和弟媳早就打了招呼,说我老妈生日那天,由他们做东,全家人一起出去吃饭。
到了十一月八日这天早上,五点多钟出去晨跑时,我拥抱了老妈,说了声“生日快乐”,老妈笑了,跟着说“快乐,快乐”。
等我晨跑回来,儿子也该起床吃饭上学了。在我的提示下,小家伙儿到厨房,从后面抱了抱正在忙碌的奶奶,说了声“奶奶,生日快乐”,老妈顿时乐开了花儿,连夸自己的孙子懂事了,还顺势做起了孙子的思想工作:“只要你好好学习,奶奶就开心了。”
当天下午刚上班,内弟打来电话,说他们家面馆早点关门,让我下班后到他家汇合,之后一起去那家新开的饭馆,还说一切开销不用我管,去个人就行。
有人买单为我老妈庆贺生日,我当然乐见其成。
当晚,弟媳的二妹和妹夫也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带有寿桃图案的精美蛋糕。他们两口子也在沈阳开面馆,自然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二零零九年以来,自从岳父和内弟一家六口来沈阳之后,在东北飘泊了多年的我终于找到了家的感觉。后来,随着我老妈和弟媳二妹两口子的加入,这种感觉愈加强烈和温馨。
既然是庆贺生日,当晚我老妈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十二口人围坐在那张偌大的圆桌上,一起插上蜡烛,一起唱生日快乐歌,一起起哄着让老人家许愿吹蜡烛,真可谓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插生日蜡烛的时候,儿子问插几根,我说插两根意思一下就行了。实际上,我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美好愿望:让七十二岁的老妈忘掉年龄,健康快乐,就像两岁的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
那天晚上,平常习惯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儿子破天荒地没有追问为什么只插两根蜡烛,而是很听话地插上两根蜡烛,尔后去关上房灯,一家人随即站起来齐唱生日快歌。
烛光中,戴着皇冠形状生日帽的老妈笑靥如花。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温情的一刻。
品尝过香甜的蛋糕,我们开始轮流举杯向我老妈祝贺生日。
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惦记着作业,匆匆吃过饭,敬过酒,自觉到包房外的大厅里去写作业。
而我们这些大人,则继续在包房里说说笑笑,顺带莫名其妙地看着老妈和岳母在那里止不住的大笑。
渝夫 2012年12月17日7时6分写于吉林省长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