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2-11 11:34 编辑
❶
闲闲无事,便是个大事,且是个难事。
数千年前孔子兴此感叹。一叹人管不住嘴,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再叹人管不住心,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仔细观察归纳日常经验,到荀子便上升为普遍性理论:“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偷则自行,佛家谓之流注想:心如落花,凭风吹,随流水,没有自主,不知所往,难止难静。这便大难。
心乱,嘴碎,正经事上也便成等闲事,乃至无所事事。此事最难。
❷
解决之道说起来也简单:独处时守静,群处时持敬。管住心难,管住嘴难,上手尤难,近思录里第十卷细写其中难处,近七十则,专教人必有事焉,周旋从容:心静处,琐琐细细皆见情;身敬时,事事物物须入理。
橫渠先生曰:“凡人爲上則易,爲下則難。然不能爲下,亦未能使下。”人在高位容易,在基层则难。没有底层经验,就难做高层领导底层。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盡其情,僞也。”容易作弊。
人心都有遮蔽:“人莫知其子之恶”,蔽于亲情也,见《大学》。近思录里说的更明白:“人心所從,多所親愛者也。常人之情,愛之則見其是,惡之則見其非。故妻孥之言,雖失而多從。所憎之言,雖善爲惡也。”人人都爱随大流,人人都在随人情,人人都想随私情,此谓伤天理。隨卦之初九爻辞曰:“出門而交,則有功也”,多出远门走走,多见识圈子之外的天地,庶几可以去蔽。此事可学明道与荆公。
明道先生與吳師禮談介甫之學錯處,謂師禮曰:“爲我盡達諸介甫,我亦未敢自以爲是,如有說,願往復。此天下公理,無彼我。果能明辨,不有益於介甫,則必有益於我。”“不有益於介甫,則必有益於我”,古人论交,不在争胜于人,乃在裨益于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然后能精进。
青蛙跳出井口,方知天之广,青蛙入海乃见海之大。人推开窗户,便可见天光而明,故曰:“納約自牖。”人心就像窗户,有所蔽,有所通,通者明處也,蔽者暗处也。“結於君心,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人心遮蔽而不认识的事情,雖力詆其非,也不可能领悟。“必於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則能悟其心矣。”“爲教者亦然。夫教必…從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後推及其餘。”是以伊川每見人論前輩之短,則曰:“汝輩且取他長處。”他人有长处见识不到,是自己之弊,见到他人长处而不取,则是自家之骄与惰也。
❸
人多蔽于亲情,又常自困于性情。性情有缓急,事情有疾徐。急疾则困蔽。故“聖人之責人也常緩。便見只欲事正,無顯人過惡之意。”
刘安礼亦云:“王荊公执政,议法改令,言者攻之甚力。荊公方怒言者,厉色待之。”蔽于急脾气也,乃至于怒。怒不断事。明道先生尝被旨赴中堂议事,曰:“天下之事,非一家私议。愿公平氣以听。”人称荊公为拗相公,盖此公常犯轴,闻明道先生言,亦不免爲之醜屈。
易经中孚卦之象曰:“君子以議獄緩死。”議獄,法理也。緩,则情也。劉安禮問臨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輸其情”,得其情然后尽其理,物付于物。
不独狱情民情,友情亦如此。門人有曰:“”吾與人居,視其有過而不告,則於心有所不安。告之而人不受,則奈何?”伊川先生曰:“與之處而不告其過,非忠也。要使誠意之交通,在於未言之前,則言出而人信矣。”情意够深,则深言,情意浅则非礼勿言。尽情然后论理。
若直接了当论理,需要看器量。問:“人於議論多欲直己,無含容之氣,是氣不平否?”伊川先生曰:“固是氣不平,亦是量狹。人量隨識長……識量不可強。有鬥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鍾鼎之量,有江河之量,有天地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