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人的创造-4】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查看: 26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的创造-4】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2-11 11: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11 22:49 编辑


【人的创造-4】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文:公理力
  

    恩格斯当年提出“劳动创造人本身”这个论断,无疑,是就人类这个物种的出现与加速进化历程而言的——科学视角。

    在【人的创造-1】中,关于劳动这个概念,已经给出一个新定义:广义劳动是指生物对其机体或智能有影响的一切活动。换句话说,劳动的本质之一,就在于维持或改善生物机体或智能。

    广义定义最直接的理据是:传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外延新增的部分,如审美、社交娱乐活动,其生理、心理或物理机制,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一致的。因此,用非科学范畴的功利性理由否定之,也就站不住脚。

    例如,有人把劳动概念局限于体力劳动、主动劳动、或创造社会价值等各种狭义化理解,就不费口舌了。

    在该广义劳动语境中,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劳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恩格斯论断则可进一步修正发展,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不仅“创造”人类本身,而且造就每一个健全人!

  (一)低级劳动阶段

  初生婴儿,除了遗传而来的啼哭、吃奶、睡眠、排泄等动物性的、本能的生命基本活动外,几乎没有其它有意义的活动。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婴儿的模仿行为出现,学习表情表达的过程也就开始了。诸如通过眼神、表情、嗓音对外界做出有意识反应,表达好恶等。这个过程包括记忆和模仿重现两个基本过程,其中包含很高比例的错误和失败性尝试。微笑是成功运用表情的例子,发出无意义声音则是失败的尝试。无疑,这个模仿学习过程,亦属于劳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基本的交流能力。

  要不了多久,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的劳动成果:婴儿的表情更丰富了。对呼唤其名或父母的一些表情等身体语言,能做出有意义的反应了。再过一段时间,孩子可以玩儿玩具了。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这意味着孩子的大脑可以指挥柔弱又笨拙的小手完成某些简单动作。玩儿玩具作为认知和技能训练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形式。它有助于孩子肢体灵活性、空间感、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肌肉力量的增强和发育。更重要的是,还是大脑思维能力的开发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小手会越来越有力,越来越灵活,以及可以咿呀学语了。这些都是父母通过简单的观察就很容易发觉的成果。另一方面,不易直观发现的重大进展是孩子的大脑也在迅速开发与发育过程中!孩子对环境反应能力的提高,也是学习和实践这种劳动过程产生的成果。例如,对母亲的依赖,对某种呵护方式表达的喜爱或厌恶,对陌生人靠近的欢愉或惧怕,等等,都是认知和表达能力提高的反映。

  到了一岁左右,“横着”出世的孩子可以“立着”示人了!尽管一步三摇,步履蹒跚。用不了多久,他/她就可以满世界奔跑了。劳动的成果体现得是如此充分,毋容置疑!

  饮食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保障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和活动,这个过程似乎不关劳动什么事,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没有身体活动这种劳动行为,身体的发育将会是另一番景象!脂肪堆积导致的肥胖只是表象,骨骼和肌肉的软弱无力是必然后果。更不必提空间感、灵活性、协调平衡及身体运动功能的低下和笨拙了。因此,必不可少的全身体力劳动是体能正常发育的必要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没有必要的劳动,就没有正常的人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某些动物出生初期具有一种特殊的模仿学习模式:Imprinting,译为印痕、印记、铭印、印随等。意指在一段由遗传决定的较短时期里(敏感期),环境的刺激会被长久地植入个体行为中,犹如先天获得一般。

  这个印痕学习模式有一些特点,包括:只在特定的敏感期发生,不能重复;一旦习得印痕,持续存在,很难磨灭;在该阶段,学习内容不多,限于对环境某些特定“行为”作特定反应;奖惩机制在印痕学习过程中并不重要,因此与条件反射有别。

  其中,最有趣的是动物幼雏辨认母亲的后代印痕(Filial imprinting)现象。某些动物出生后会追随它第一眼见到的较大的可移动物体。印痕作用一旦发生,就很难更改。即使动物幼雏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它的母亲,甚至是非生命体,也可能出现跟随现象。科学家的解释是,生物出生后,通常第一眼看到的是其母亲,动物的这种特性可使幼雏出生后不易认错母亲,以得到母亲及时的哺育和保护。

  人体自然生长发育期大约在20岁前完成。此后在不同年龄段,体能及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如大脑的记忆力大约从25岁前后开始下降。如果发生人为的劳动干预,该过程可以延长。优秀的健美或体育运动员在坚持科学训练前提下,体能或身材的维持可延长至30岁以后。负面的例子也有,包括肥胖症患者。除了饮食问题,缺乏足够的运动锻炼是重要原因。曾有牛津大学一位20岁女大学生,因过度节食,身体发育仍处于未成年女童阶段。

  另一类例子是外伤导致肢体损伤或功能丧失的恢复过程。特定的训练劳动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手或上肢功能的恢复、下肢行走能力的恢复,甚至脑损伤导致语言能力丧失后的恢复等,几乎没有任何药物或其它手段可以替代重复训练这种劳动方式的功效!

  生物进化领域有一个著名观点:动物个体发育史是其种群发展史的“浓缩”重演!按照该理论,人类从初生婴儿到成年的发育成长过程反映从猿到人漫长进化史中人类的大致发展历程!

  儿童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在社会环境作用下,儿童的大脑获得迅速开发。正是在这个时期,儿童学会用脑思考,为以后体能和智能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我们来看大脑重量变化的统计数据。新生儿脑重约390克,9个月婴儿达到560克,2.5岁到3岁的幼儿脑重即增至900~1011克,7岁儿童约1280克,而成年人的脑重平均约1400克。也就是说,人类在7岁左右就完成了大脑发育的90%。

  而在六、七岁之前,孩子所经历的模仿学习这个“劳动阶段”,并非必须有特别规划或安排,可属于非人为干预的自然过程。由于这个特点,属于前文定义的低级劳动阶段。该阶段还有一个特点,不同个体的差别并不显著。原因也很简单,在这个自然行为过程阶段,个体之间的劳动差异本来就不大。除非进行某些个特别培训,如幼儿早期智力或体能开发,才会出现显著差异。

    另一个客观事实是,所有动物也经历一个类似阶段,尽管考虑它们的寿命差别,时间长度一般要短暂得多。与人类不同的是,此后它们直接进入动物“社会”的现实世界,独立生存。

【楼下继续】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3-12-11 11: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11 11:09 编辑

(二)高级劳动阶段

  人类与动物生存轨迹的重大区别是,随着求学年龄的到来,孩子被送进学校进行系统学习和培养。一个新的劳动阶段——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为基本特征的阶段开始了,同时继续伴随身体的成长与发育。

    正是在这个飞跃提升的劳动阶段,完成一个人的基本塑造,获得进入社会所必需的绝大部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完成从体现动物性为主的自然人向体现社会性为主的社会人的过渡。这个有规划、有目标的阶段,无疑属于高级劳动阶段——尽管界限划分是粗线条的。

  而在人类早期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文明程度低下,固然没有学校这种专门化集中教育模式,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阶段不存在。事实上,它是由家庭以非正规的分散教育模式实现的。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对个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亦愈来愈高,私塾等初级教育模式应运而生。而随着以知识爆炸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到来,对系统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水涨船高,特别是个体进入某些特定领域的准备时间不断延长,高等教育因之成为一种必需。

  经历这个至关重要的高级劳动阶段后,个体之间的差异扩大化。究其原因,求学劳动的差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尽管不否认此前低级劳动阶段差异的作用,特别是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疾病等导致的特例不在讨论之列)。这个高级阶段在劳动规划、效率、自律、劳动强度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成果的高下。有人可以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有人只能是社会运转的“燃料”之柴。

  告别校园,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标志着人生准备阶段结束,社会实践这个主要高级劳动阶段开始。无需再展开细节讨论。从生活经历就足以明确其重大意义。

  放眼现实世界,高级劳动对个体人的塑造是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相同的社会环境,相同的家庭背景,相同的学校教育,以不同劳动模式与劳动强度造就的人,可以呈现天壤之别!

    有人成了国家科技发展元勋,有人成了将帅,有人成了奥运冠军,有人成了官员;有人成了外交家、艺术家,有人成了学者、各领域专家;有人成了工程师、医生、律师、教师;更多人则成为普通劳动者。当然,也有人成了贪官污吏、二奶、小三、性工作者;还有极少数人成了杀人犯、盗窃犯、强奸犯,成了流氓、混混、杠精。总之,不同的劳动过程,带来不同的劳动成果,造就不同的劳动者本身。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2-11 11: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11 11:20 编辑

(三)狼孩现象

  在讨论过劳动对于个体人的塑造作用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个极为罕见的特殊现象。世界各地,特别是印度,曾先后发现与狼或其它动物、大型家畜生活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兽孩,通称为狼孩。中国近年也曾发现“猪孩”。美国动画片《狮子王》里有一个经过艺术加工的“狮孩”形象。

  这些狼孩被发现并重返人类生活后,即使经历长期艰难的教育训练,仍然呈现几个独有特点:
   (1)其行为和反应模式顽固保持某些动物习性;
   (2)语言能力极差;
   (3)智力低下;
   (4)很难适应人类生存环境;
   (5)早亡。

    如1920年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年约7、8岁的卡玛拉,死时已经是位青少年(估计16岁左右)。经过7年的不懈教育,她总共才掌握45个单词!勉强能说几句人话,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幼儿。其他狼孩情况也大致类似。

  这类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属于劳动造就人这个命题相反的例证。

    这些事例说明: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特定的关键阶段相对应,人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存在一个关键期,这与动物的印痕学习敏感期有某些相似性。

    狼孩由于在语言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与动物生活在一起,错过了在人类环境模仿实践的劳动机会,后期再努力,也无法达到正常人所具有的脑功能水平,也就不能产生与语言相关联的正常人高度复杂的抽象思维和意识水平。由此导致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低于同龄正常人。

  相反,如果成年人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人类社会,与世隔绝很多年,之后又重返社会,则不会出现此类情况。

    几年前有一则新闻,日本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家,在一座孤岛上独自一人生活了30余年。返回日本后的采访视频显示,老人家心智、语言能力等一切正常。

    上述特殊例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环境,特别是不同阶段的劳动,对个体身心发展所起的决定性塑造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在一定意义上,劳动造就每一个健全人!因某种先天或后天特殊原因,导致的残障人士等特殊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狼孩真实照片和艺术描绘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2-11 11: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11 11:23 编辑

(四)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假说的反证(概要)

  本文上述内容的一个自然推论是:假如完全缺失低级和高级全部广义劳动,个体人必然退化为有生命的废物——不会讲话,不会走路,肌肉无力,行动困难(蠕动、爬行),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更不能参与社会活动,等等。严格说来,甚至不够格为“人

  设想一下:假如完全没有广义劳动的废人,延续足够多代这种完全缺失广义劳动的极端生存模式,会变成一种什么状态?从身体到精神还能跟正常人一样吗?四肢会不会萎缩?大脑发育会不会受影响?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这种假设性逆向思维的逻辑就是:既然没有广义劳动,人类从躯体到大脑都会退化,那么,这就从反面证明了:广义劳动必然促进人类的进化!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假说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间接的理论性证明。

   【本篇到此】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2-11 13:30 |只看该作者
想起“义务劳动”这个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2-11 13:42 |只看该作者
这一一些系列挺好,越辩就越近当下的一些真实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2-11 22:47 |只看该作者
指尖弹出盛夏 发表于 2023-12-11 13:30
想起“义务劳动”这个词。

呵呵,星期六义务劳动,从前苏联传入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2-11 22:48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2-11 13:42
这一一些系列挺好,越辩就越近当下的一些真实了。

嗯,这篇是这个系列中最接地气的一篇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2-12 11:45 |只看该作者
嗯嗯,公教授这会儿有的忙了。期待最精彩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