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8-2 07:28 编辑
如果你认为公某是标题党,必须对你说“不”——我很不主流地说。
李熙转贴一段视频,内容如段宝宝所转述:【河南一个包子店免费送早餐包子給一个拾荒老人,一年以后,因为送出的包子有些破皮漏馅儿,老人扔包子砸店员。店家惊。】
A 公某肯定做不到连续一年给一位拾荒老人送早餐包子。就凭这一点,我首先要向这家包子店致敬!
老人扔包子砸店员,店家有从小惊、吃惊到大惊、巨惊的权利和common sense(常理)。除非有人能从心理学上证明:店员、店主没有下意识反应这回事,或者店家雇用的是非AI机器人——AI机器人都可能有正常的吃惊反应。
换句话说,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店家基于common sense的正常反应。重点是,对店家正常反应作负面解读,完全存在另一种可能:冤枉店家。或许人家就是基于良善,而并未期望这位拾荒老人的感恩或感谢。
B 老人扔包子砸店员这事儿咋说?
如果你有照顾80岁以上耄耋老者的经历,大概率会明白,老人看上去类似于“农夫与蛇”版的情节,也尚未超出“common sense”的范畴。
即使你没有照顾耆老的经历,碰巧你是那谁谁版女士——早晨起来除了嘴对劲儿(需要吃和抱怨),摸哪儿哪儿疼,看啥啥不对,拿起破皮漏馅儿的包子砸店员……,不,砸她老公,不仍然是大部分男人感同身受的common sense吗?
在这个问题上,公某认同段宝宝的理解。至于有吃瓜群众认为老人应该感恩问题,有个说法叫“老小孩”。
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其表现会像小孩子一般情绪化。不高兴了,可能瞬间失去正常判断和理性,做出荒唐举动。事后,自己也会后悔。这个现象应该与记忆力严重衰退和脑萎缩有关。
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多少要求老人改进的空间,包括时时刻刻表现出感恩心态和举动。只能着眼于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去理解他们,而非相反。事实上,一旦某种帮助常态化,不是耄耋老人,也可能出现忘记感恩的冲动时刻。
C 那么,视频播主这句话“不要把你的善良给不懂感恩的人”,又该如何面对?
神经同学录制一搞笑视频。如花似玉的女朋友,在说“不再见”之前,眼都没眨一下,就把慷慨男友两年又四个月投入在她身上的巨款总计128欧元……,不,津巴布韦币,也不对,是人民币,一分不差退回了。啥?你不信?神经同学可以作证。
重点是,神经同学这位前女友绝对有理由与视频播主或李熙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毕竟,三人三观一致——不能把女人的善良给不懂感恩的男人!
这其实是吃瓜群众一种普遍性观点——认为受助者(如该老人)应该表现出感恩心态。这个观点合不合适呢?
有人愿意帮助有需要者,同时期待或不期待一句感恩的话或态度,这还是人之常情(common sense)。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雷锋,都是白求恩!
这是现代文明人理应具备的一种包容胸襟和态度。 举个极端的例子,不能因为我们自己与绝大多数人一样,都有正常的性取向,就不能包容同性恋群体。
对于那些愿意对有需要者伸出援手者,合理的态度是充分肯定和鼓励,而无需、也不该吹毛求疵他们的心态。 何况,诛心本来就是一种应该摒弃的错误思维和做法。
包括李熙所言“有些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我认为他是指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典型的如倒地者讹上搀扶者之类明显的无赖行为者。这个观点当然也无可指责,就不赘述了。
走笔至此,公某的“结论”也就很明显了: 店家、那位老人,还有视频播主,包括李熙,都没啥值得大惊小怪的错误或不当表述。 只有一个小瑕疵:这事儿让我们的段宝宝惊诧了一把。
不,这“结论”是公某自以为是的偏见——这个也替不主流说了吧,他的时间忒宝贵——需要说“不”的帖子太多了!
最后,公某唯一好奇的是,那通往道德山之巅的羊肠小道,何时被“基建狂魔”升级为中国特色之“国道”了? 又或者是,无限春光在险峰——道德山顶上,宝宝们喜欢的帅哥和臭男人们喜欢的美女如云麇集啦?
好吧,抽空儿,公某也爬上去瞅瞅。
至此才意识到,公某竟然上了一堂英语课,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