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关于这句话的意义,我曾经深刻思考过。这是我在看守所时的一段经历。
【十二】
放风回来刚坐下,管教开门送进一个人来。
这人带着脚镣,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瘦小枯干,精神矍铄。
他姓赵,本来是关在1109的,因为在监室里打架转来1105的。而跟他打架的被关小号去了。
老赵头是当地人,当了半辈子的村主任,这次村干部换届选举,他的亲侄子意欲取而代之,叔侄俩为此反目成仇。
侄子四处拉票,同时历数老赵多年来损公肥私的丑闻,甚至把老赵在外面包二奶的事说了出去,老赵一怒砸了侄子家门窗玻璃,他侄子以牙还牙,用小铲车把老赵家的大门给铲了。
八月十八号中午,回家吃饭的老赵见自家大门被铲烂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提着两把尖刀就奔他侄子家去了。
他侄子一个人在家,老赵给他侄子连砍带刺了十二刀,回家换了套干净衣服,才到公安局投案自首。结果他侄子因失血性休克,死了。
警方以故意杀人罪拘捕了老赵。
老赵跟我同一天进来的,关押在1109监室,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他把鸡蛋皮扔在地上,被负责卫生的同窗说了几句,老赵性如烈火,谁说一句也不行。加上他心浮气躁,骂了娘。
他以为:我连人都敢杀,我怕谁?可看守所里却没人惯着他,那小子把老赵给揍了一顿,管教把那小子关了几天小号,把老赵砸上脚镣调到1103来了。
他带着脚镣行动不便,老四经常帮他。他的脚脖子被脚镣磨得要破皮,胡乱塞了些手纸,老四把两个褥子的棉花塞到一个褥套里,把另一个褥套拆了,撕成一条条的,把老赵的脚镣缠了起来。
这事被宁哥嘲笑了半天,老四也不在意。这个监室里,老赵、做假涂料的老董和老四年龄最大。一把年纪了还要受牢狱之苦,同病相怜吧。
晚上睡觉的时候,老四看他带着脚镣跟大伙挤在一起不方便,就叫老赵挨着他睡。因为老四的铺位宽敞些。
平时聊天,老四也是跟几个岁数大的凑在一起聊。
老赵不承认自己是故意杀人。说起他侄子,他依然义愤填膺,他认为他侄子欺负他在先,他只是一时冲动,说这事怪他侄子,敢这么对待叔叔,这叫大逆不道,我做叔叔的有权处罚他,不过是处罚的重了点。
他甚至认为:这是我们家自己的事,“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是我侄子,碍不着别人的事”。他为自己量刑,不会超过十年,而他身体不好,判刑之后,再保外就医。
所以他很轻松,“没什么大事”,心够宽的。
杀人也看情节的,如果只一刀,对方就死了,这个可以算伤害致死,量刑是十年起步;十二刀致死,绝对是故意杀人。
现在不是罪大恶极的案子,判死刑的少了,但他故意杀人,最低也是无期或者死缓。
五天之后,老赵的脚镣摘掉了。摘了脚镣,这老家伙就不是人了。
晚上挨着老四睡觉,一晚上踹醒老四好几次,嫌老四打呼噜吵的他睡不着。
按说老四打呼噜并不很重,赶上睡觉姿势不对了,枕头低了,或者太疲倦了,有时会打呼噜。人老了,这些毛病实难避免,这又不是故意的,也不是能克制的,你责备老四有什么用?难道还能不让他睡觉吗?
这是人之常情,何况老四对老赵那么关心。
但他并不因此谅解老四的打呼噜。
打呼噜影响别人睡觉,老四也很过意不去,所以老赵踹醒他,他也没说什么。
老赵睡觉轻,又闹肚子,每天三、四点钟左右醒来去厕所,回来之后就再睡不着了,但即使他不睡觉,老四一打呼噜他还是踹。老四问他,你不睡了还踹我干嘛?
老赵一脸正义的说:我不睡别人还睡呢,我这是为了大家着想。
恨得老四直咬牙。
从这件事中,老四反思了自己,也反思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先贤之言是很有哲理的。不要对别人付出太多,否则就会惹出烦恼。这不是自私,是与人相处的高级艺术。
一方面,你对别人太过无微不至和全心全意,会给对方带来很大压力,让他在你面前手足无措。
另一方面,他对你稍有怠慢,你就会心理失衡。你会觉得他没良心,他对不起你,他恩将仇报。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争吵。
古语有句话叫“大恩不报”,也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报不起。
如果不是对老赵那么关心,那么照顾,老四心里就不会那么怨怼,最多会觉得这个人不讲人情。
有恩才有怨,有爱才有恨。怨由恩生,恨由爱生。
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要太过亲密。轻易不要行善,也不要对人太好,除非你足够宽容大度,否则你就会自寻烦恼。
连续几天,老赵一直这样,老四没说什么,只是自己郁闷,对老赵,老四心里一直疙疙瘩瘩,也不大跟他讲话了。
看来流氓的处事哲学有一定道理,你可怜他,谁可怜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