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写小说。也尝学写。在隔壁杂谈贴过一篇《画痴》,一篇《银戒指儿》,在茶舍也有一篇《七陇湾》。自己用心写,写出来也得意洋洋,会写小说的好歹不说,会读小说的也高低不吱声儿。原因都心里明白,没法儿说,只好不说。
这次小说征文,有不少作者估计写过十几篇,几十篇,水平肯定比我高强,可是在评委眼里恐怕也跟我差不多。我不会写小说,评论起来都不把六星小说高手的作品看在眼里,小说高手出身的评委看那些参赛作品,估计也差不多吧。所以,如果不当评委,他们看那些小说就不会说什么,就像读我的小说的人一样。
但是,答应组委而成为评论员,必须说些什么,总不能什么都不说,只交上一份打分表格吧。于是出现一个矛盾:不当评论时,对那些小说没啥好说的;当评论员,必须说点点儿什么。
怎么办?
评论员一号:宏观。往高里说,往虚里说。
评论员六号:微观。往低里说,往细里说。
看上去这是两个极端,实际上是相同的心思:极力避开作品本身。虽然表面上在评某一篇,实际上心里想的是别的名家名篇,或者想象一篇理想之作,反正说的话不会确指参赛作品,不会丁是丁卯是卯钉征文。
评论员二号:比较实在,确实盯紧参赛作品。却又盯得太死,简直像中学生语文课老师总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
一号六号二号当评委,只管当评委,拒绝当老师,这就显得不实在。我觉得,不当老师的评委不是好评委。
人家写征文图什么?不就是请人掌掌眼,好则知道好在哪里,差则知道差在哪里……这些评委倒好,一句话都不切实,尽是虚的,尽在绕。哪怕指正“得地的”用法也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