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国际关系和历史,我看书已经有点魔怔,我连教科书都买了,不过这本美国教授卡伦.明斯特(肯塔基大学政治系教授)的教科书《国际关系精要》(历时15年的第七版,更新到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却给了我一些意外的收获。就是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美国人看待日本人的态度和一些历史。
不过我不打算从这本书谈起,因为哪里太多学问的东西。先谈点简单的印象,和大部分中国人感情一致的印象。近一百年,其实,也就是80多年前,日本人对中国人做的事情,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永恒的伤痕。但是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发生了什么改变没有?可以说,中国人是非常宽容了。中国ZF一直在给中国人民的教育中,宣扬日本人并不坏,坏的是日本ZF。包括中国很多作家,对日本人的印象都不错。然后就是日本的一些电影、漫画文化的传播,日本工匠文化的传播,部分中国人都觉得日本人不坏了。
有些中国人,和个别日本人交往后,甚至还有很多好感:这个日本人礼貌、阳光、细心。也许日本人真不错,素质真高的印象了。
可是话说回来,哪个国家没有一些素质不错的人?那当我们谈日本,我们谈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谈个别日本人呢?我想,当我们谈日本人,中国人,我们是在谈一个集体的概念。
其实中国是日本的精神母国,学习中国儒释道文化长达一千多年,并且使用了中国的汉字,但日本是个岛国,日本岛内土生土长的文明具有本身的底色,就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应该来说,现在日本人的文明礼貌的根源,还是来源于中国儒家文化的礼制,但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在工业化完成之后,就开始侵略它的精神母国。大量屠杀了中国人民——这是中国人难以抹去的恐怖记忆。
现在我谈谈这本教科书的架构。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用理论思考国际关系。所谓理论,就是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激进主义,建构主义,结构主义,等等通用的理论,去解释国际关系,结论并不相同,所以有严重冲突。第二:理解现实国际关系,必须带着历史背景去思考。第一点就不谈了,谈谈第二点,理解现实国际关系,必须带着历史背景去思考,也就是在这一节中,作者回顾了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日本人在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下南京之后,在南京犯下的罪行。书中写道(要点):投降的中国士兵被直接枪决,妇女和小到6、7岁的女孩子被强奸。每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被强奸、谋杀、处决、拷打和羞辱。1938年1月,一个月时间内,日本人屠杀了30万非战斗人员。留在南京城内的外国记者、传教士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暴行,代表国际社会向日本当局发出抗议,毫无回应,大屠杀没有得到任何制止。
美国知道南京大屠杀后非常震惊,随后珍珠港被袭击,美国对日宣战。美国人是怎么看待日本人的?当时的美国人没把日本人当人看,称之为猿或者猴人,根本都不愿意俘虏日本人,全部是直接枪决,随后为核平日本做了宪法准备,剥夺了日本人的宪政权利,所有日本人都该死的意思,所以,美国人就放开手脚,专门轰炸日本的大城市,根本就没有军人和平民的区别。
作者写道:战后,历史学家比较了日本和德国对外族犯下的罪恶,是有区别的。认为德国人犯下的可怕罪行是因为希特勒的领导导致的,而日本人犯下的罪恶不是领导的作用,而是因为它的国家性和民族性。
以上,算是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人:非文明人的种族。这是历史的观点,不是编造出来的。
美国人对日本人的看法,导致了日本人必须接受美国人制定的宪法和被取消对外战争权。因为这个种族犯下的罪行,定性了这个民族的兽性。美国人害怕。战后七八十年,日本人做美国的走狗,成了美国的左臂右膀。经济上是发展起来了,但这个国家未曾拿回自己家的主权。这仍然是一个被美国殖民的国家。
按照这本书的理念,你看中日关系,要带着历史的背景去看。中美现在作为战略竞争关系,日本作为美国的走狗,日本排核污水,打狗看主人,中国质疑抗议一下,怎么就痛了我国某些科学人士的心了呢?这些科学人士,在新疆棉问题上可没那么科学真相地痛心啊。
再啰嗦一句,日本人现在学会的那点礼貌,也是学中国人的?让你羡慕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