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9-8 22:37 编辑
切尔诺贝利VS福岛 两起史上最大核灾难人祸与人能对比 公理力
公某日前发帖《【图解】福岛核灾难属天灾?还是人祸?》,已展示过福岛核事故发生发展主过程。下面将结合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抢险救灾过程,对人类历史上仅有的这两起人祸导致的7级核灾难做一简要对比。
就本意,不限于技术层面,亦可包括抢险组织、奉献精神、人道主义等不同视角的考量和审视,但考虑到篇幅,公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择其大端,略提一二。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现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镇附近,距切尔诺贝利市18公里 ,离白俄罗斯边境16公里,离乌克兰首都基辅110公里。核电站由苏联人研发的四座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RBMK)组成,每座反应堆可产生1G瓦电能,四个反应堆可提供乌克兰10%的电力。电站建于1970年代后期,1号反应堆于1977年启用,2、3、4号相继于1978、1981、1983年开机。另有5号、6号两座反应堆,事故发生时尚在建造中。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于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肇事于4号反应堆一项安全测试。在操控者不当操作与固有设计缺陷交互影响下,反应堆功率骤然升高,很快超出设计最大功率10倍,当即引发蒸汽爆炸和堆芯熔毁,将反应炉2000吨重的顶盖炸飞,四号机厂房被炸掉一半。导致释放极高辐射的堆芯直接暴露于大气中!
【而福岛第一核电站在遭受史上未见的9级超强地震和高达15米的海啸后,除5种应急电源全部失效,并未造成6个反应堆任何堆芯结构、安全壳和主体建筑的损坏。日本人当时的事件级局面,远比苏联人所面临的没有任何挽救余地的核灾难要简单很多!】
爆炸在反应炉外引发30余处大小火灾,被迅速赶到的几只消防队在天亮之前就扑灭了。此时汽轮机厂房屋顶的辐射强度高达2万伦琴(200希沃特/小时),被炸开的反应堆内部为3万伦琴。而一小时500伦琴的照射就足以致人急性死亡。消防员们硬是与火灾战斗了一小时左右。
清晨6时,参与最初抢险灭火的全部108人被紧急空运送往基辅和莫斯科的医院救治。不幸的是,其中有28人在随后三个月内死于急性放射病。
【日本人显然要幸运得多。唯一一次似乎要面对生死考验的关口,是在2号反应堆8个自动泄压阀全部失效,导致安全壳内压力超过设计值一倍的紧急情况下,东电派出几位敢死队员冲进反应堆建筑内去打开手动泄压阀。但由于其辐射剂量在安全壳无恙的情况下也已超标,这些“敢死队员”退却了,无功而返。
最终,东电两千人的抢险队伍眼睁睁看着2号反应堆,在地震发生87小时后,安全壳发生爆裂,导致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陡然升级为7级核灾难!
我不确定:假如苏联当年的抢险者看到这一幕,会怎么说?或许出于人道考虑,不宜指责这些敢死队员。重点是,对苏联那些牺牲的消防队员,你又怎么看?】
值得一提的是,被消防队员们用生命保护下来的三号反应堆,与爆炸的四号反应堆共用同一主厂房,两座反应堆还共用排放废气的高烟囱。该反应堆竟然又正常工作了19年,直至2000年12月,才在欧盟巨额补偿下,被乌克兰ZF关闭。
【说白了,日本抢险队伍唯一需要做的,只是争取时间给自动停机的反应堆提供后续的持续降温,“事件”就不至于恶化为事故。不幸的是,由于东电决策者多次坐失注入海水降温良机,竟导致1至4号反应堆全部发生爆炸!就是未发生爆炸的5、6号反应堆也最终被报废。
这与苏联1至3号反应堆均继续发电形成鲜明对比。更不必提,东电出于私利考量的错误决策,导致天灾带来的3级核事件恶化为7级核灾难之人祸了。】
4月26日全天,苏联气象、水文、辐射和公共卫生等相关部门迅速组成监测队伍,在半径1000km内展开辐射环境监测,并出动直升机500余架次,收集空气样本用于检测辐射剂量,为苏联ZF大疏散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当晚8时,临时委员会掌握真相后,决定紧急疏散普里皮亚季市全部居民。调集了1000辆大客车和3列铁路列车。也是当晚,接到汇报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与苏军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联系出兵救援。
4月27日晨,苏军化学兵司令皮卡洛夫将军率核防护部队2600人和400辆专用车辆,乘运输机、直升机飞抵事故现场。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直至3月17日,地震发生6天后,日本自卫队才终于开始对发生事故的反应堆实施直升机空中洒水降温作业!
至于为何此前不来?理由亦让人跌破眼镜。在面临危及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巨大灾难面前,他们竟然还在耍小孩子脾气——因为东电方面未更早向其说出事故实情而闹情绪!在最关键的前几天抢险中,选择袖手旁观!】
之后数月,苏联ZF组织了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终于初步解决了事故现场的高辐射。但那些负责清理散落在反应炉周边屋顶和地面强辐射物的军人也遭受严重的辐射伤害。原因之一是,遥控机器人的技术限制,加上高强射线造成机器人电子回路失效,许多高污染场所的清理,仍不得不依赖军人进入现场完成。
【在面临各种灾难的危难时刻,包括中国军人在内,许多国家的军人都会冲在最前列。前苏联军人在面对致命的超强辐射时,也毫不畏惧,令人肃然起敬。显然,此事容易引发人道主义思考。
公某碰巧看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基本法则》中的该条款:
“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紧急防护行动时,应急工作人员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接受超出通常所采用职业剂量限值的剂量(但仅以预先确定的水平为限)是可以接受的。”】
4月27日中午,用于紧急疏散居民的1000多辆大客车及3列火车到齐,11时开始疏散居民。为节省时间,ZF广播告知居民,只携带少量必需物品。当天15时,普里皮亚季市与切尔诺贝利市5.3万居民完成撤出。
4月28日,临时委员会开始疏散半径10km范围内的居民。至5月6日,核电站30km半径内的13.5万居民,全部完成撤离。
而4号反应堆残骸中的极高温石墨(用作中子减速剂)接触氧气后引发熊熊大火。事后估计,爆炸瞬间有50吨核燃料化作烟尘进入大气层,另有70吨核燃料和900吨石墨崩溅到反应堆周围。反应炉内剩余的800吨石墨引起的大火,采用空投灭火材料阻止其燃烧,并压制核燃料继续发生裂变。
直升机飞进超高辐射烟尘中,从空中向裸露的反应堆倾倒了2400吨铅,2000余吨碳化硼和沙子,用了10天才扑灭大火,放射性物质释放量从12000k贝克减少到100k贝克。直升机总空投量达5,000吨。其中一架吊载硼沙罐的米-8直升机,由于飞行员过于疲劳,在投放硼沙时不慎,桨叶打在大型吊车吊索上,坠毁于反应堆上,2名机组和2名操作员不幸遇难。
【东方安澜版友提到,根据日本相关法规,自卫队是以法律不允许他们在超过100单位的辐射场所工作为由,拒绝参与抢险。日本法规对自卫队准军人也是如此人道考虑?这如何与军人保卫平民安危的责任相平衡?例如,东方提到的,假如发生核弹爆炸,又会咋办呢?】
火灾扑灭后,苏联人接着担心的是,反应炉内的高温铀与水泥融化而成的熔浆有可能熔穿厂房底板,而沉入地下,导致污染地下水。于是,组织了上万矿工,24小时不停地抢挖一条通往四号机组混凝土基础下方的隧道,计划在其内安装液氮制冷设施。
5月2日,三位2号反应堆技术人员志愿承担了当时被认为短期内必死(甚至可能在完成任务前即被辐射杀死)的任务——潜水进入4号反应堆被淹没的地下室,打开排水闸门,以防止4号机组内上千吨温度高达1200°C的石墨与堆芯熔融物熔穿楼板后遇到地下室内积水引发水蒸汽大爆炸,而直升机投掷的5000吨灭火材料已经为这座遭受爆炸严重破坏的建筑结构增加了额外负担。
闸门被成功打开后,用消防泵抽干了地下室内2万吨废水。与当初预判完全一样,数月后,炉内堆芯熔融物果然熔穿了多层楼板!幸运的是,由于三位英雄的舍生忘死,熔融物落入空空如也的地下室,并未发生蒸气爆炸。三位英雄生活至2000年后。
5月4日起,临时委员会又调用石油钻机从侧面钻入反应堆下方,通过每天注入25吨液氮,确保反应堆下方土壤冻结在零下100摄氏度左右,以阻止堆芯熔融物继续下沉,污染地下水。
【日本人对同类难题,采取的是在反应炉下方周围构筑冻土墙隔离地下水,并将遭污染的地下水抽出。但据日本学者、专家说法:这类冻土墙的寿命只有5~6年!构建永久性混泥土墙在技术上并无难度,怎奈东电方面考虑成本,不接受这样的合理建议。
福岛核事故已经发生12年,地下冻土隔墙还完好吗?没人知道。】
苏联专家还冒着高辐射进入四号反应堆建筑物内,调查是否存在发生新的链式反应或爆炸的可能。并从反应堆外部通过钻孔钻杆置入传感探测器,用于监视反应堆各部位的温度、放射性等。他们还在反应堆地下室发现了直径2米,重达数百吨,具有极高放射性的堆芯熔融体。
【而福岛核灾难发生12年后的今天,有研究者指出一大隐患:东电除了曾利用针孔摄像头对熔毁的堆芯做过很有限的观察,东电或其他方面都不曾直接观察或通过传感器监测4个反应堆熔毁堆芯的真实变化。
而见诸媒体的一系列报道,都是东电自己推测出来的结果!2011年12月东电宣布的所谓所有反应堆都已冷停堆,也只是一面之词,并非不存在疑点。】
1986年5月7日——此时,5000吨灭火材料埋压下仍有195吨的石墨与核燃料在焖烧,临时委员会决定:建造人工防热水平层,同时建造覆盖整个4号反应堆的巨型“石棺”两项举措施。
苏联水利部则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水利防护工程——构筑了130多条堤坝,以保护1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部河流,避免放射性尘埃随雨水流入普里皮亚季河危及下游第聂伯河腹地。
1986年8月,抢险救灾进入后处理阶段。苏联ZF组织了大批军人、工程技术人员和一般劳动者参加善后工作。仅1986与1987两年,就有24万人参加。至1986年12月,苏联ZF在4号反应堆上建成了“石棺”,将其完全封闭起来。
总计有60万苏联人获得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抢险奖章与勋章。苏联ZF还对乌克兰、白俄罗斯的500万人作了预防性体检,50多万人作了永久性防治登记。
【再看福岛的抢险。3月15日晨6时,在地震发生87小时后,2号反应堆发生安全壳爆裂!此前堆芯早已熔毁,饱含高辐射物的核污染水开始源源不断地向反应堆下方土壤与地下水中渗透。同时,未经任何过滤的放射性蒸汽向大气中释放!核电站及周边地区的辐射强度骤然间急剧飙升。
而就在此关键时刻,福岛第一核电站站长竟然下达命令:疏散站内2000抢险者中除800正式员工外的所有人!后来才弄清楚,这是东电公司决策层的指令。原因是他们担心,事后无法支付抢险过程中可能造成大量伤亡而产生的巨额善后费用!
该命令引发正式员工们的骚乱,他们大部分离开现场。有说法称,离开是因为东电公司强迫他们签生死状。
仅有50人选择自愿留下,他们事后被称为“50死士”。而在他们奉献精神感召下,那些离开者又陆续返回,最多时达580人。但亦有说法称,那是因为有每天近3万人民币的重赏才出现那么多勇夫。
但至少有一点应该肯定,日本这个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其ZF,还是如东电这样的大型企业,在抢险救灾组织动员能力方面,是无法跟当年的苏联,包括今日中国,相比肩的。】
尽管前苏联人不惜一切代价抢险救灾,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影响非常广泛。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总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反应堆爆炸所释放的放射性尘埃随大气漂落到苏联和欧洲很多地方。爆炸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大约70%沉降在白俄罗斯,其它则飘散至前苏联西部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甚至远达北美东部部分地区。
而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受到严重核污染地区,有超过33.6万居民被迫撤离。这场发生于37年前的7级特大核灾难,仅经济损失即高达680亿美元。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说:“切尔诺贝利事故可能成为5年之后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过我所开启的改革事业”。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包括抢险过程中的牺牲,究竟导致多少人殒命,公某之前的主帖《【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死亡人数之谜:四千?还是一百万?》已经有过较详细讨论,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科学家、勒加索夫院士,因对这场核灾难过于内疚和自责,事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个问题:如前苏联ZF这样,不惜一切代价抢险救灾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否值得?
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基本法则》中还有这样几条:
——必须做出一切实际努力防止和减轻核事故或辐射事故。防止已经发生的任何此类故障或异常工况逐步升级。
——对于已经发生的任何事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以及对环境造成的任何后果。
——必须定期进行应急计划演习,以确保对应急响应负有责任的组织随时做好准备。
而一个基本事实是:东电公司属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对于应急设施中的RCIC电源,自1号反应堆1971年投入运行,至事故发生的40年间,不曾进行过一次演习!以至于抢险过程中,东电上下两千人的抢险队伍中,没有一个人知道RCIC应急电源该如何启动!
而六星这里,竟然还有几位在呓语,福岛核灾难不是人祸!什么叫无知者无畏?这就是教案。
至圣先师有言:有教无类。公某尽力了,不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