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流云在 于 2025-5-18 20:21 编辑
杨小敏第一次见到林达的时候,是在15年前的那个初夏傍晚,小城文学青年的一场聚会。那时杨小敏还头发乌黑发量巨多,烫着一头大波浪,束了马尾。因为是这次聚会的倡议者和组织者,杨小敏第一个来到小黄山下的饭馆,站在门口,居高临下放眼四方迎接大伙儿。这是第一次网络奔现,杨小敏在观察三三两两的来人,谁是谁?
组织这次聚会杨小敏是有私心的,她想见一见那个网名叫南城的人,她和他互聊QQ互留电话嘘寒问暖及在论坛上分忧解难共同对敌一年有余,却从未见过,他们约了N次,却爽约了N+1次。
还未从家出发时,杨小敏接到南城的电话,说:这次抱歉了,临下班时单位突然通知要加班。
杨小敏的心是失落的,也没怎么收拾打扮自己。
第一个来的人是林达,他迈着悠闲地步伐,穿着一件浅粉衬衣,白胖的脸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表情是笑眯眯的,肚子是圆圆的,他好像跟每个人都很熟络,十几个男男女女推杯换盏间都喊他大哥。那时杨小敏是真土,刚来县城一年,一口浓重的乡音怕开口露怯,一个话唠硬生生装了一晚上只会倾听喝酒夹菜的哑女。
再往后,有人请客就有人回请,文学青年们最热衷的就是在夜空下聚在一起吃喝谈笑。有个网名叫开心的人在城中村租了小院,小院叫“开心大院”,其实院主是一个满脸忧郁的比杨小敏年长两岁的男人。那时他为了文学,辞了事业编的工作还离了婚。他院里养着流浪狗和流浪猫,他整天醉酒,几次胃穿孔,他在论坛上文才横溢,引得一留学国外的女孩儿为他着迷,还有一个网名叫小烟的女孩是他线上线下的追随者。那时虽然没有抖音短视频,但是有照片配文字,每日“开心大院”都像在论坛和QQ群直播。杨小敏却从未涉足过此院,杨小敏看不上里面的女常客们,她们既不会写小说也不会写散文,诗词歌赋更不用说。开心倒是写字的高手,但是开心终未能免俗,他左拥右抱的是那些妖艳的女人。
那时开心是真帅,杨小敏眼睛不瞎,杨小敏对他也是真没起过色心,也不知道是啥原因,她觉得开心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那几年论坛还直属广电中心管辖,什么著名诗人讲座,什么省内作家交流,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各种活动后的重头戏————管饭。有一个叫第一才子的小伙,为了参加那隔三差五就有的饭局,把国企的工作辞了,老婆孩子也不要了。
文学男青年离婚,就跟玩一样,更让人跌眼球的是一个大叔级年龄的人,他离了结,结了离,离了再结再离,他一直乐此不疲。
有个网名叫燕飞的女文友杨小敏是喜欢她的,论坛上她的帖子一片叫好声。她们见了面,女孩是她喜欢的样子,个子高高,头发短短,一脸真诚的笑。夜色下的烧烤摊上,经常坐着她们两个低语浅笑,墙角的蛐蛐叫着,一派岁月静好。俩人的合影被杨小敏老公看到,他惊呼:你怎么会认识她?这是我们公司刘副总,杀伐果断的一个女强人 。
其实在这之前,她们一直称呼网名,一直互相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好像觉得没必要知道那么详细。
知道了现实的身份以后,杨小敏就自觉疏远了她。
仿佛一夜之间,文学青年们就老了。南城位高权重做了卫生局副局长;开心又回头拾起了事业编的铁饭碗;第一才子复婚,全年无休在郊区小厂加班加点干着计件的流水线作业;朋友圈里,女文友燕飞今天飞伦敦明天飞巴黎。杨小敏佩服这样的女人,但她不想成为这样的女人,杨小敏理想的生活无非是能过松紧有度“过得去”的日子,书是读不进去了,写文章这项唯一拿得出手的技能也离她远去了,脑袋木木的,像个机器人一样,闹钟一响,半梦半醒间也能驱车十几里到达工位。
杨小敏在县城的小市遇到过林达。
那时她刚在小摊前选好一把裹着泥土的西红柿幼苗,转身看到林达和一短发富态女人并肩迎面走过。夕阳的余晖为他渡了一圈金边,杨小敏挓挲着两只蘸满泥巴的手愣在原地,好久好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