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尘老散仙 于 2023-12-19 19:31 编辑
有雪花落下来。老周拍了两张,觉得效果不好。下楼时,看见一楼的小两口已提前贴好了对联。有画有字,上联画了元宝和一双鞋,上写:挣钱、进步;下联则是一幢楼和一辆车,配字:有房、有车。老周差点喷出来,赶紧拿起手机按了几下。 雪稀稀落落的,好不容易抓拍了一张,想到了“瑞雪兆丰年”这句,没等编辑好,小区的大群里已经有人抢发了下雪的动态图,图片角度和意境都好,而且还配了乐。老周跟着点了赞,又觉得自己的逊色了,干脆不发。想想,还是把那对联发到了朋友圈,配文“现在的年轻人啊”,发表时又改成“年轻人真新潮啊”。 耽误了这一会儿,他觉得有点冷。揣起手机、搓搓手、跺跺脚,往前走了几步,看小区亭子边有几个人,老邻旧居们有两个在走圈,另几个在闲聊。隔壁单元的老吴头嗓门最高,也不知道在编排谁:“……过路的臭鱼烂鱼都捡回去吃,就是个穷渣,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老周过去想听听在说谁,老吴头却打住了话头,冲着亭子外喊道:“老郑,新买的啊,咋不打个车?” 老郑搬来不到一年,平日话也不多,此时拎着几把摞起来的塑料凳子过来,先应:“拐角买的,没多远,也不沉。”再和大家点头示意,最后把目光投向老周,嘴角也延伸了几分。老周就在老郑楼下,两人都爱养花、下棋,关系不错,把眉头一蹙,“嗨”了一声,“缺什么短什么你说一声,我家阳台一堆凳子,给你挑几把,还用得着现卖?” 老郑笑着说“不知道啊”,又道了谢,转身走了几步,老周又叫他:“正月初六,老年大学有象棋比赛,咱们几个一起去啊?” 一听有棋下,老郑的眉头挺了挺,连连答应。待他的身影走远,老吴头压低了声调叹了口气,“这老头也可怜,一对儿女都没混明白,都在本地,没有挣大钱的不说,偏偏都要了二胎,这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这显然不是什么秘密,也没人应和,倒是一条放爆竹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本小区有史以来最亮最贵的烟花,将在年夜饭后燃放,听说能闪出四个大字——“阖家欢乐”。 又闲扯几句,也就散了。 老两口的年夜饭也简单。老伴吃了几口就去看春晚了,没等听到新年钟声敲响,呼噜先响起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传进来,看窗外万家灯火,烟花闪烁,老周想去关了电视让老伴安心睡。谁知道刚过去老伴就惊醒了,毛手毛脚喊道:“谁!” 老周吓了一跳,又笑说:“我!还能有谁?” 老伴稳了下心神,自失地一笑,“别挡着,我还得看小品。” 老周让了道。主持人没等报完幕,老伴又睡着了。鼾声、电视、爆竹糅和在一处,就把这新年过了。小品没意思,他便坐下来摆弄着照片,选了一张“大鱼”,编辑好文字:大儿子让美国厨师做好了,空运过来的,家里真没这么大的锅。又挑了张“龙虾”:二儿子在新西兰运过来的,占了半张桌子,运费都比龙虾贵。 晒之前他先扫了一圈,嚯,朋友圈可算火了!有晒长款貂皮的,有晒新手机的,有晒大钻戒的,有晒超大红包的……隔壁单元老吴头晒了辆新车,旁边写着:闺女回不来,儿子在北京老丈人家过年,丈母娘一高兴,奖励了一辆车! 老周挨个点了赞。又端详着车牌,哈腰从酒柜的最底层掏摸了半天,摸出一瓶老酒来,晃晃,拧开盖,又晃了晃,隔着内盖闻了闻,调整了几遍角度,对着商标泛黄的地方拍了照。添了照片也加了文字:据说,这两道菜的花费,差不多赶上我这瓶酒了,太浪费了!编辑完毕,又检查了两遍,这才点了“发表”。 他又把酒轻轻放回去。再坐直时,发现朋友圈里点赞的不少,有的还留了言,“这鱼是美国龙趸吧?”“哇,这酒要是66年的真茅台,至少30万!” 老周的嘴角上扬,左手捏住右手食指,抻了两下又折了几回,刚想一一回复——屏幕上突然蹦出楼上老郑的更新。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一张旧圆桌,上面可谓“杯盘狼藉”:鸡骨头、鱼骨头、猪骨头横七竖八,花生壳、桔子皮乱扔一气,碗筷倒整齐,却也多数油渍;一堆颜色不一的塑料凳子圈着桌子,中间还摆了两张靠背椅。老周数了数,整整十个碗十双筷子。他又数了数凳子,数了两回也没个准数,干脆关了手机、看小品去。 没头没尾看了一会儿,老周又抓起手机给老吴头留了言:“初六的象棋比赛,报名的人太多了,就别带老郑头了吧?” 随即,老吴头就回复了,是语音消息:“对,不带他!”紧接着又来了第二条,老周赶紧调低了音量——那动静能把屏幕震碎,“这叫凡尔赛!没见过世面,臭鱼烂……就看不上这种穷渣。以后啥活动都别叫他!” “说得好,他就是凡尔赛(晒)!”老周刚想回复,夜空明显亮了——史上最贵的烟花已经升空。到窗前看时,火树银花竞相蹿动,“阖”字正在半空中闪耀,“家”字还没成形,蓦然间发现老伴的身体抽动了一下,“唰——”他拉上了窗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