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在电脑上,做版权登记。
等初审和复审通过,数据录入系统,全年任务就完成了。
算了一桩事,免得总记挂着,不得劲儿。
先生打来电话,说,姐夫待会儿要回家,你先帮忙把车充上电吧。
真会使唤人。
我从来没充过电,接口都不知道,要怎么操作?来不及表达情绪,先生就又说了,把正在充电的红车插头拔下来,插进白车的相同位置就行了,它们是同款的,你那么聪明,看一眼就晓得了!
我,……不想看“一眼”,甚至不想离了电脑去楼下,怎么办?!
先生许是猜到了我的念头,笑嘻嘻诱骗我,说,这不是都在忙,丢不开手嘛,就你一个人闲着……
倒。
一大家子(包括房间里刷抖音的老妈,茶馆里打麻将的妹子、妹夫,姐姐、姐夫,连同我家先生等)都闲着,就我一个人在干正经事——登记版权,完成任务好吧。
不过呢,对于节假日来说,“闲玩”好像才是正事?毕竟平日马不停蹄,难得清闲下来。思及此,扑哧笑了,起身,去楼下,帮充电去。
给先生汇报充电进程,听他乐哈哈表扬我,再继续爬回电脑上劳动。
还好,赶在五点之前完成了。不出意外的话,该会顺利审核通过的,毕竟我也算熟练工了。
期间,母亲往返多次,凑近我电脑前三、四次。
其中一次,是问我,人呢?她们呢?怎么就你回来了?
另有一次,是抱怨我,说,成天没日的,不是耍手机,就是把个电脑抱着,到底在整啥子?不晓得累的嗦?
此外,就是关于晚餐的话题。譬如,4点半过一点,她说,都5点了,咋炊事员(我妹)还没回来?再如,她说,晚饭咋安排的?
有时任她抱怨,只笑嘻嘻看她,有时答她几句,有一搭没一搭的。她的情绪在脸上,都不带掩饰的,无非是不满家里人,一个个呼朋结友,……竟然没陪她。
她选择性跳过,或者说不会把昨天陪她、今儿上午陪她,包括一起吃午餐计算在内的,只盯准了“这个下午”,甚至是“这一刻”,“一个个的”竟都不在眼皮子底下……
老太太是愈发矫情了,总指望有人时刻以她为中心,众星拱月哄她、宠她,陪她磨牙,或闲玩。还启发式引导说,广场附近有家人,家里老人都八十多岁了,儿子媳妇天天陪着打扑克。
我疑心她的“天天”概念。大概是她看到的“一天”和“另一天”,加起来“两天”,“天”和“天”合称“天天”。试想,儿子媳妇没有别的事吗?没有自我的爱好和空间吗?“天天”侍候太后老佛爷似的可能性有多大?
只能暗自腹诽而已,不敢诉之于口,恐引发老太太的怒火。招惹她的后果,……想想都头疼。
我完成登记任务下线关机的时候,正巧听见,也看见,我家先生和姐姐、姐夫返家上楼来。妹子还没有身影,许是小堂妹、小表妹几个不放行,纠缠着要多玩几圈麻将?可以理解的,好不容易坑拐出门的。
但,母亲就忽而爆炸了,冲刚进家门几个,主要是我姐,发了好大的脾气,说什么当她死了,只差没埋进土之类。还说,太孤独了,一天都没吃饭了,也没有人管云云。
这无端的指责实在太诛心了,噎得我姐瞬间傻愣当场,半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大约没想到,昨天才小意温柔的,陪了老母亲大半天,今天就能遭到炮轰,还是劈头盖脸、不分青红皂白的那种。
我只能顶着锅盖上,强笑着跟母亲辩理,说,早餐没吃“饭”,你吃了其他的啊,午餐出去吃的富顺豆花鱼,那么大的鱼头煮给你吃了,你还是提前下的餐桌,没听你提及想吃“饭”,餐厅哪能没你饭吃?再说,怎么就孤独了?我不是闲在家里陪着你的吗?
此刻,是真觉得“闲着”,跟母亲各行其是而已。
母亲不领情,更不服气,脸红脖子粗,瞪了我一眼,怒气冲冲说,你是陪我的呀?你陪的是你的电脑,你的手机!
就老太太这气性,这精神状态,这不依不饶,这作威作福,得活一百二十岁……
无视先生给我甩的“别惹了,惹不起”的眼神,主要是太心疼一脸懵逼又窘迫的我姐,我依旧悠哉哉回怼我母亲,说,你希望我怎么陪着?俩娘母绿眉绿眼、大眼瞪小眼?还是促膝谈心摆龙门阵?你也没表达出来啊!
我只差想脱口而出,你老人家不是有老姐妹们吗?跟她们玩够了就回来折腾小的?你可曾考虑过小的的感受?就为了哄着你老佛爷开心,半点自由空间都没有了咋滴?
但,我终究偃旗息鼓了。我姐夫和我先生把话题岔开,故意没接母亲的撒泼情绪。母亲暂时消停了,却又分明还气哼哼的,在继续积攒着情绪,估计要等我妹子踏进家门,再重燃战火……
后来,姐夫和姐姐相继离开,一个赶着去单位值夜班,另一个赶着回家,距离都不近,没顾上吃晚饭。我母亲忽而有些不舍,追着我姐下了楼,也不知道有没有一点点愧疚?
再后来,先生担心我再跟母亲对上,拖了我出门散步,特别意有所指,大声说,你反正闲着没事,再不陪我散步,我都快要抑郁症犯了。
我有些迟疑。出门吧,不更落实了“不陪老人”?不出门吧,可能是战火蔓延。我虽然力顶锅盖,其实心底还是犯怵的,把老太太气出啥毛病来,我可真就“罪不可赦”了!
幸好妹子回来了,在玄关换鞋子。她和母亲有更好的沟通和修复模式。我迎上去跟她打趣,说,我陪你二哥散步去。你赶紧陪陪你妈……“你妈快爆炸了”还没说呢,就听母亲气恼的声音,说,是她的妈,不是你的妈?!
好吧,老太太牙尖嘴利,耳朵还超灵敏,是真惹不起了,必须溜之大吉。
跟先生相携下楼。估摸走出母亲的视听范围了,先生才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还是养女儿的娘,才是真正幸福。
是惦记他的老娘亲有感而发了。
中秋国庆大假,因为“女方家送节”的风俗习惯,又因为侄子生日和有客人在等诸多因素,他没法子回老家去,他的只生了两儿子的母亲膝下无人承欢不说,连发脾气抱怨“孤独”的资格都没有……
想评价我家老太太“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说“知福还要更多福”,却又迟疑了一下:也许这才是“老”的正常打开模式?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之后,就会死盯着子女们,随时察觉被忽略的蛛丝马迹,进而烦躁并恼怒起来?
如此,就算我“闲着”,其实也于事无补。母亲要的,是她名下的全班人马,但凡有可能聚齐,就必须各个围着她打转,半个都不落下。这,太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