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0-9 10:06 编辑
对面食之类的,我尝鲜可以,绝不能常吃。习惯了米饭的胃,享受不了面食的滋味。目前而言,对老北京炸酱面确乎不喜外,其他倒还没太挑剔。比如,重庆小面、渣渣面什么的,也都能吃一碗。一碗足矣,不能再多。
有一碗面,倒是记忆尤深,便是:勾魂面。是去剑阁溜达,返程至阆中留宿,在古城街头闲逛看见的。
我素来随性,单看招牌,便忽而喜欢了。拖了先生说,走,走,去尝尝。先生笑说,也就你这种人了,冲一个名字,能分分钟改变心意。
那是自然。“勾魂”,想想,多有意境啊!
老板深谙经营之道。店铺里,专门辅以图文并茂的“传说”:妖精们做了勾魂面,祸害过往行人,有个小妖精爱上了个书生,不忍加害于他,于是携手远逃,结成了夫妻,将“勾魂面”传承了下来。
看我兴致勃勃研读图文,并对一碗面满怀憧憬,先生笑得不行,说,这就是文字的魅惑。还说,天下美食、景致,以作家、诗人传播为最快,也最广博。
这个“妖精”传说,我只在阆中见过。
事实上,四川的“勾魂面”,另有来源说辞,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自贡有个家伙姓胡,贩盐的,有次买了块肉,吧嗒肉掉到了盐里面找不到了——仅限于故事哈,不要太推敲细节了——后来有人买盐无意中翻出来了,剁吧剁吧剁成肉末做了一锅面,结果香味四溢,勾人魂魄……
好吧,至今,也有几百年了。
都是题外话。
我想说的是,跟其他面食相似,勾魂面吃的也是浇头。味道还行吧,在四川面食里,不算最好的,也不算不好。区别只在于,勾魂面是干的,味道很比较平和,但是面很利,很顺滑,爽口,口味适宜,麻辣适度。不晓得跟武汉的“热干面”有没有雷同之处?
记住这碗“勾魂”面,是一回事儿。然,我个人还是偏爱有汤汁的面。滚烫的、香气外溢,直窜入心脾,清汤或者辣的都无妨,很多时候吧,感觉汤汁倒比面更让人难忘,非要喝到碗见底,才肯罢休。
肉多多说,请我吃肥肠面。我想说,真的很好,能不能再加一屉灌汤包,城隍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