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真
或许,以上所有对许知远的嘲讽和苛责,都是可以解释的。
但这都不是我喜欢许知远的原因。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真。
是《十三邀》这个节目的真。
很多段落,放在其他节目,都是毫不犹豫要被剪掉的。 在这个综艺制作越来越精致的当下,我们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适应。
直到笃信一个真理:
所有的真人秀,都是有剧本的。
面对非表演性的《十三邀》,反倒不习惯了。 而许知远本人的真,在于他并非标签下愤怒而不自知的过时中年。
他远比多数人,清醒得很,也坦诚得很。
他会在陈嘉映面前自我剖析,直言自己非常浅薄无知,对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
与此同时,人生的坐标又太多,彼此消解。
表面上讨厌功利主义,背后其实也是一种计算。
在和毕赣聊过后,他也会忽然醒悟:
自己过去对阅读经验的排斥是任性的,一个人的所有经验,都是他的现实经验。
他接受了自己,信任那些自我经验。
念叨着“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时,语气中满是开心。 而这种坦诚,很多时候也让我在节目中获益良多,有的甚至可以品味许久。
许知远在节目中找寻自我,节目外,我同样跟着他的脚步,找寻自我。
牟其中一生多次入狱,许知远感慨:
一个人能够在接连不断的绝望中,重新走出来并创造自我。
没有什么比这更了不起了。 和陈嘉映对谈,面对许知远的自我剖析,陈的回答一针见血:
有时候我们需要问自己,那些嘴上说的不喜欢,是真的不喜欢吗?
我们不仅需要拷问出真实下面的虚伪,更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那层真实。
这层真实,或许才是真正的自我。
寻找谭嗣同那期:
他希望大家能看到过去知识分子身上的家国情怀。 和人类学家项飙对谈那期:
他们聊到当代中国,道德感正在逐渐极端化、情绪化,我们会对某些事情极度同情,或极度愤怒,但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背后的原因,是参与感的丢失,是中国社会“附近的消失”。
他们聊到如何重建个人的意义和尊严。
这个如此巨大空泛的问题,却也被他们两人聊出肉眼可见的深度。
项飙说:
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出路一定不在个人,一定在于关系。个人尊严从来不是天然的。
这对我,是一次醍醐灌顶。
对谈作家唐诺那期:
许知远在蔡澜那里百求不得的“读圣贤书,所谓何事”,在唐诺这里找到了答案。
答案同样令我感动:
这既是在完成属于自己的个人表达,也是和过往圣贤一道,书写一本大书。
即便深知自己永远做不到,但这样的对话,依然足以燃起心中那点残存的汹涌澎湃。
平庸的日常生活,偶尔就是需要这些汹涌澎湃啊。
宏大之外,也有属于普通人的激励。
对谈毕赣那期:
许知远和毕赣开车行驶在漆黑的矿洞,聊到人生的笃信。
许说起他喜欢的一本书,《无名的裘德》。主人公就是一个普通人,一生默默无闻,却也一生坚持学习,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这让许知远热泪盈眶,也让我热泪盈眶。
虽然,只是很简单很俗套的一句,“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他和贾樟柯聊天体学论文,和林志玲聊标准美和个体美。
他说如果没有李宇春的出现,一代人的价值观或许变窄、变薄一点。
除了明星艺人,《十三邀》的访谈对象,还有诗人、考古学家、创业奇才、女富豪、职业读书人、独立艺术家、音乐家……
许知远远远不是马东、李诞两期中展现出的许知远。
他没那么狭隘,没那么偏执,更没那么愤怒。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的生活,其实很好。
他明白这不再是那个他向往的激荡的时代、质感的时代。
沙漠之中,风暴肆虐,碾过之地,寸草不生。
《十三邀》就像是沙漠中的一小片绿洲,如果这样的绿洲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风暴或许依然存在,但绿洲充沛时,风也可以变得轻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