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3-11-24 14:41 编辑
老闲今儿有闲,忽然想起来,有个烂尾的文,那就是收音机系列,我本来是要完成四篇的,结果写了三篇,今儿怎么也得把这个烂尾给处理掉。
其实,这也是我最想写的一篇了。
前面我说了最早我的矿石收音机,以及电子管收音机,下面我要说的是晶体管收音机了。
七十年代初期,大约是72年前后,我远在大三线的二哥,参加了一项援藏军事工程(布线架线),大约是一年半,具体在西藏的什么地方我也不清楚,清楚的是工程结束后,部队给他们每个人除了发了荣誉证书,还有人手一台的晶体管收音机,大约就是这样的。
当然,机器外面有一个黑色的皮套,很精致的样子。
二哥探家,把这台三波段,九晶体管收音机孝敬我老爹了,老爹一向不苟言笑的脸,顿时灿烂。从那以后,这东西就是老爹最喜欢的宝贝,当然,他也明显感觉到有一双觊觎的目光就在他身后,于是警告我:你小子不要琢磨我的收音机。为此,老爹很决绝的每次听完了,直接锁到他的小木箱子里。
他忘了一句俗语:不怕X偷,就怕X惦记。
我不急不躁的等着一次机会,终于有一天他上班了,我看到小木箱没锁。然后就把这台半导体拎出来了。老妈看了顿时警告我:这可是你爸爸的心爱之物,你可别给他整坏了。
我充满自信的说:这有啥能整坏的,我就是看看这机器的内部构造。
然后褪去皮套,用螺丝批轻易的就把后盖掀开了,当时觉得那种布局真的是非常好,密密麻麻的电子元器件,九个晶体管,N多电阻电容什么的。
到这一步我岂能不动手?我瞄准了四个微调电容开始操作。
打开半导体,一边听一边操作。开始我还画了一张图,标注好四个微调电容的位置,调着调着就乱套了,我根本不记得。于是最直接的效果出来了,收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悠扬的打击乐,然后一个低沉的,生硬的声音出来了:这里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现在对中国听众广播。
我赶忙璇小声音:妈的,成果斐然啊,直接调出了敌台。结果是一个下午我都忙活找中央人民个广播电台,愣是没有,就是有莫斯科广播电台,两个不知好歹的男女,在那里喋喋不休。
眼看着老爹要回来了,没辙了,我直接把盖子盖上,把半导体装进皮套里,然后放进了小木箱。
晚上,我老爹回来了,小炕桌前他盘着腿,一壶老酒,他有滋有味。然后,他拎出半导体,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那悠扬的打击乐让老父亲蒙圈了,充满困惑:这是什么?还没容他多想,那个该死的男低音如期而至:这里是莫斯科广播电台。
老爹手一哆嗦,半盅老酒洒在桌上。他当然不用猜是我干的直接怒骂,你这个小子作死啊,怎么把我的半导体弄成就收敌台?我老妈拿出大义灭亲的架势:对对,就他干的,看你那小箱子没锁,把半导体拿出来好一顿捣鼓。
老爹把半导体关了,直接递给我:我限你到明晚我下班以前,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我找回来,否则我扒了你的皮。
听听,这通牒多残暴凶狠,这还有父子情分吗?!
结果是皆大欢喜了,也许是天见可怜,我定下心来,重新梳理了一下全过程,神奇的一幕发声了,我真就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给调回来了。免去了扒皮之虞,可喜可贺啊。
这件事之后,老爹把半导体再也不锁了,他知道,锁不住一个能作的少年人,老爷子很会审时度势嘛。
晶体管收音机的出现,是收音机领域重大的更新和突破。此后十几,乃至更久的晶体管收音机的普及自不必多说。
给各位展示一下我现在依然在用的两台收音机。
德生BCL-3000。源自于德国技术的老品牌。这是一个彰显国内晶体管收音机,以及国货之光的品牌,出口产品也获得了美国FCC标准、德国FTZ标准认证。
这台机器是2018年前后在厦门工作的时候,买的,当时花了四百多银子。现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收听效果依旧清晰而且好听。
它前面站的这个小不点也牛,不过已经不是纯晶体管的,而是芯片技术。HRD-700,除了短波,中波,调频调幅,还有插卡播放,蓝牙技术等等。这小玩意儿,是我骑行的时候带着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总有一些回忆让人充满了怀念。
好了,这个系列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