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我不知道。问我最恶心哪本书,我会毫不犹豫立刻告诉你———冯唐的《春风十里不如你》。
忘了花多少钱买的这本书,回去看了几篇,真的有那种立刻烧了这本书的冲动。何止是冲动,我把扔在角落里的这本书又捡起来,甚至找好了打火机,准备拿到后院里烧掉,然后拍照发朋友圈,告诉大家这是一本严重名不副实,对多数读者而言毫无价值的一本书。然后我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告诫自己不要太幼稚,反复几次,才放弃了烧这本书的计划。真的,别幼稚吗。这本书,到现在我也没看完,也不知扔在哪里了。
冯唐不是个作家。或说冯唐有名气之后就不在愿意当作家;或说冯唐不具备当作家的各方条件,而把作家盛誉当做一种工具;再准确的说冯唐就是挂着作家的名声获得自己实质利益的一名网红。
《不二》看了几次,看不下去。在一般人看来夸张、先锋且胆大、露骨的语言,在我看来无非是一种开放的网络语言风格,底层逻辑浅显而粗暴,形式大于内容,风格超越本质的一种表达。从文学和思想角度来说,没什么意义。如果有借鉴的地方,就是貌似高深莫测,装逼成功。
因为看不下去《不二》,才去买了《春风十里不如你》,结果发现《不二》是冯唐的上衣,而《春风》是冯唐的底裤———闭着眼睛就看穿底线的玩意。没意思,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人生阅历角度,就像看沙币自言自语般的没意思,尤其在被书商或舆论吹捧到耳熟能详的前提下———就是一本个人呓语的垃圾书。
逼装的不要不要的。冯唐为了一点热度,书商为了一点利润。这就是目下中国文艺圈的一种现状,就像很多电影或绘画一样,狗屎都能被吹成黄金。要利益而不要脸,讲名气而不讲价值。
冯唐不是一个作家,真正能力远远达不到。“小白兔,白又白,一根几把翘起来。”我看了冯唐不少作品,唯一记住的话就是这么典型的“网络语言”。也就这么着吧。
无数有真才实学甚至天赋异禀且努力笔耕的作者,都达不到冯唐个人和作品的知名度,不是因为其水平或作品不行,只是缺乏冯唐的炒作能力和机遇而已。这是社会和读者出了问题,是一种十足的悲哀。跟这些人相比,一个非专业的作家冯唐,又算什么?!
我自认为自己写作水平在六星也就二流,但鉴赏水平整个六星没几人能比肩。对冯唐的认知一度让我觉得悲哀和失望。五流作家而有二流名望,对社会而言,不是一种悲哀吗?对那些真正的作家而言,简直就是一种绝望。
其它不论,名噪天下的《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一部烂书(同级别的还有贾平凹的《暂坐》,牛逼一生的贾氏为此晚节不保)。最为简单的随笔或杂文,如此拉夸且无味,其它的就不用再说了——不管你看懂或看不懂,在文学层面,注定他就是一个水货。
这是结论,不讨论。冯唐,死以后难过三年就被遗忘。所谓价值,就是这个维度来评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