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2-28 11:05 编辑
话题怎么转的我忘了。大概是先生提及我惯常犯傻吧?
母亲恍然大悟似的配合发型,笑哈哈翻找佐证,说,是的哩,比如她读幼儿园那会儿,不晓得把炒豌豆还是炒豆子塞她妹子鼻孔里,拿都拿不出来把老师都给吓坏了……
说我其他方面犯傻,哪怕傻透了都没问题,这么明显的栽赃甩锅我就不能忍了。
我有那么愚蠢、那么恶毒吗?我要真这么品行恶劣、出手狠辣,我妹子能跟屁虫似的黏着我甩都甩不掉?关键是我妹子或者相关人士信了,我在这个大家庭里要如何自处?这个锅太吓人了,我背不起的。
咳咳两声,敲了敲饭碗,我再次申明,说,没有哈,不是我干的,是妹子还小,学着别人抛豆子,仰头用嘴去借,好巧不巧落鼻孔去了;又因为想抠出来,结果反而越戳越往里面去了,再加上沾了水膨胀才取不出来的。
我用“再次申明”,是母亲不止一次提及,我也不止一次解释。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估计下一次,母亲还会“旧事”重提,依旧是我“塞豆进妹子鼻孔”的版本。对我容易“犯蠢”的刻板印象,使我母亲选择性失忆,只牢牢记住了她的认知。而我呢,不得不解释一遍,再解释一遍。
这锅背的,让人委屈、憋闷,还无可奈何。
妹子捂嘴笑,看了看我母亲,又看了看我,爱莫能助的表情。她没有幼年的记忆,也不能替我说话。说的最多的,也是无力的,是:二姐又不傻,怎么会呢,肯定是别人乱说的。整个迷妹“迷之则信”的小表情,自然就更不可采纳了。
我曾经分析过以讹传讹的最初缘由,可能是我发现妹子出了意外状况,正积极检查堵塞妹子鼻孔的豆粒,思考要用什么办法安全取出来,就被其他“目击证人”误会成“抓了个犯罪现行”,而我母亲立马就听信进去了,没想过要找我或我妹子求证?
许是看我振振有辞辩解,母亲又还原不了现场吧,她就宕开一笔提及另外一件事,说,那,你还把你妹子抱了丢床下去呢。
好无语。这锅,一个,又一个……我到底啥形象啊?
妹子扑哧一笑,乐了。她这一次有印象,笑嘻嘻帮我正名,解释说,不是抱了丢的,是二姐力气不够,没抱稳才脱手摔了我的。
那一次意外的真相是,妹子撒娇,非要玩“筛糠”游戏。
本土有一种竹编器具,叫:抬筛。长方形的大筛子,两头都有手持把手,需要两个人配合运作。具体操作为:
将敲砸过荚壳初始脱粒,却依旧混合的豆类、菜籽等置于抬筛之上,通过两人协调动作的前后拉拽,使得豆子或菜籽通过筛孔漏下成堆,而大的荚壳等杂物还在筛内。两个人再左右轻轻晃动抬筛,到节奏一致,且荚壳等杂物也节奏一致时,忽而将抬筛齐齐往旁侧一顿、再往对侧一用力,抛——相当于物理学的惯性和离心力原理,就把杂物给完美掷出去了。农家分离混合物的常用办法。
筛糠游戏,就是从抬筛使用演化出来的:三个人配合玩,一个“抬筛人”双手穿过被筛人的双腋抱持住肩部,另一个“抬筛人”抱住被筛人的脚踝位置,抬筛的俩人配合左右抛摇,抛到最高的时候,被筛人的弯曲腰部甚至超过抱持的高度。算另一种意义的“荡秋千”吧,最开心的是被筛的那个,两个抱持的抬筛人算是工具人般的存在。
我妹子是幺女,长得又好看,还萌乖乖的,特别黏人的那种。她要撒娇的话,我和长姐都只有投降的份儿。妹子要玩“筛糠”,本来我是不愿意的,后来却不过只能试试。长姐主动搂抱妹子的肩部,让我抱脚踝已是考虑力气派轻活了——然,小小年纪的孩子,哪能判断能静态抱持,跟动态筛摇的力量不同。
筛到一个幅度和高度,我渐感吃力,一紧张,来不及喊停,……妹子的脚瞬间滑脱。两个人的平衡力,忽而转向,我长姐反应不及,自然也抱持不住,妹子便咚一声落地。
等母亲冲进来,所看见的场面,便是:小女儿躺地上嗷嗷大哭;大女儿蹲在旁边各种安抚;就我,还傻愣愣伸着手,保持僵硬姿势站在床上。
——最糟糕的是,我这个人美心善的妹子担心我被责骂,竟然不顾疼痛给我打掩护,一边哭着一边说,不是二姐把我丢下来的,是我自己不小心摔下床的。
那时候没想太多,毕竟都还小吧,我感觉妹子顶多2、3岁。母亲没多说什么,只看了我一眼,俯身抱起妹子,放回被窝里,哄了几句就出去了。
大概,或许,我的神情、动作嫌疑,以及妹子的欲盖弥彰,在母亲的评判里已实锤了我的“抛丢妹子”罪行了吧?
唉,还有其他锅,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我童年和少女时代不怎么受母亲喜欢,会不会都与这些大大小小的锅相关?谁让我内向、自闭,不爱说话,不懂分辩,还不会察颜观色呢,……上哪里说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