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渝都浪子 于 2023-12-27 15:32 编辑
看了金版主那个叫“团筛”的文字,感觉那东东不是“筛”,而应该是传说中农家常用的“簸箕”。如果金版主非要说那是“筛”,那么我只能说其命生得好,没长在农村而已。
俺可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于多少农具与家常之竹编,至少还是见得多,也用得多。特别是西南地区,应该都知晓农村家中三大竹编器。那就是晒席、簸箕、筛子。
筛子
筛子,是用来筛东西的,是有眼孔的。筛子眼孔分大、中、小之分。
大眼孔:通常用来筛刚打下来油菜籽、麦子,主要是分离壳与籽。
中眼孔:通常用来筛刚打的米,主要是把精米留下,碎米分离。
细眼孔:通常用来筛粉状物的。
簸箕
簸箕,一般是用来晒东西的,比筛子大,圆形,无孔。
这东东用来晒东西,一是所晒东西少,二是方便,可以随便放在地上、架上、房上。只要能找到支点,它就可以安放而晒。
小时候,夏天夜里乘凉,簸箕可是一种方便的纳凉工具。小孩搬出簸箕,然后找个地方一放,就躺在上面,干净而且凉爽,仰望星空数星星,何其美好。
晒席,长方形的竹编,一般都比较大。
它的功能就是用来晒粮食或其它东东的。因为农村收割季度,家家有粮,自然晒坝不够,于是就利用晒席优势,可以铺在不平整的地方,或者草坪,抑或其它远离村子的沙地等。
晒席一铺,就是一个人造晒坝,而且遇到忽然下雨,然后两边一卷,收拾起来超级快,还可以减少雨水暴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