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战争开始的时候,他们知道接下来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局面吗?答案是不知道。每个人都以为,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也许持续几天,几周,最多几个月。等到圣诞节的时候,他们还来得及回到自己的家,去跟家人团聚,在悦耳的音乐声里,享用一顿美味的圣诞大餐。
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场战争开始之后就看不到结束的时日。每一天,有无数的青年,身穿崭新的军装踏上战场,手持武器向敌方的阵线发起冲击。机枪疯狂扫射之后,战场上丢下了数不尽的尸体。随即,又有新的部队赶赴战场,继续向敌人的阵线冲锋,直到他们被敌人的枪火吞噬。
这样的过程一直持续了好几年,造成了上千万人的死亡,几千万人受伤,拖垮了好几个帝国,最后终于宣布结束。看着战场上的硝烟,人们忍不住追问,有没有可能,这场战争原本可以避免的呢?
没有人知道答案。
结盟
经历了几次战争之后,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意志帝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人迫切想在世界上占有更多的土地,可是他来晚了,留给他的地方已经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是最有动力想打破当时的欧陆秩序的势力。德国东边靠着俄国,西边靠着法国,刚刚在普法战争之中惨败给普鲁士的法国,对德国恨之入骨的法国。于是,德国选择了跟他们同文同宗的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结盟。
相对于德国来说,奥匈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他们仅仅满足于在巴尔干半岛开疆拓土。1908年,奥匈把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纳入自己的版图。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巴尔干半岛上的那几个小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门的内格罗们虎视眈眈,时刻不忘把他们收入自己的囊中。
这样子,就引发了俄国的不满。俄国天天以东罗马后裔自居,一直想把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变成自己的沙皇格勒。作为斯拉夫人,俄国支持巴尔干半岛诸地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行动。在各国脱离奥斯曼独立之后,俄国也一直以他们的保护者自居。巴尔干是俄国人的巴尔干,抱着这样的目的,俄国跟奥匈的关系势同水火。德国首相俾斯麦心心念念构筑的德—奥—俄三皇同盟宣布崩溃,俄国选择了跟法国缔约,针对德奥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当欧洲大陆出现法—俄协约与德—奥—意三国同盟(意大利是打酱油的,可以忽略不计),大英帝国一如既往地考虑采取他们的均衡策略,就是看着两边哪个弱小一点就给哪边加点油,哪边强大就压制一下。英国感觉德国对自己的威胁最大,因此他们最后加入了法俄阵线。
奥斯曼帝国若干年以来一直都跟俄国不对付。俄国前前后后从奥斯曼手里夺走了黑海沿岸周围数不清的土地,又策动几个巴尔干小国独立。奥斯曼跟俄国处于你死我活的局面,因此,奥斯曼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同盟国一方,在黑海沿岸准备对俄国发动进攻。
跟以上这些大国比起来,塞尔维亚就显得微不足道得多了。他们曾经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几百年,在1878年才在俄国的帮助下获得独立。后来,他们联合保加利亚与希腊,向奥斯曼宣战,夺取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残存地区。塞尔维亚人一直都想建立一个包含塞尔维亚,门的内格罗,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国。这让他们跟奥匈成为死敌。
保加利亚本来跟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格罗结伙攻打奥斯曼,占领了马其顿地区。后来,巴尔干同盟决裂,几国合攻保加利亚,就连罗马尼亚跟奥斯曼也来凑热闹。保加利亚打不过他们,吃了大亏,吐出了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吃进去的地盘。随即,保加利亚就裹进了同盟国集团。
两大集团已经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也许,永远都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