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逻辑很简单,劳苦大众是不屑于文人的,但是文人又是丛林社会最后一道防线,任何英雄得了江山,无不附庸一番风雅颂,于是,形成万般皆下品的错觉,笔杆子里开出一朵政权之花。
但是,为什么有相轻一说捏?盖因文人太多了,随便扒拉扒拉,也许都是社会良心,久之,便总结出各种套路,从而形成说一不二的派系,任何一门都信誓旦旦代表大多数,慨民生之多艰,万一不小心打破了他们的瓦罐,便脱颖而出一个“乏”,乏文人的诞生,开创了祖宗么们的春秋时代。
按理说,虽然有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交相辉映不好吗?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乏字派占据天时地利,虽然肚子里的糟糠没有消化干净,但是行头乃龙吟虎啸,最起码做到了表面的脱胎换骨,至于摇身一变,非闪瞎你的狗眼。
于是,那些古往今来不及第郁郁寡欢的可爱翘楚,将铮铮铁骨一一敲碎,拼凑出不爱江山更不爱女人的脱俗画卷,与君同销万古愁,继而桌子一掀,一枕黄粱桃花源,酒醒一身盗汗。
那么怎么办,既然与乏字无缘,又不甘视如草芥,只能互相残杀了。杀出一方清明,践踏出一条无路可走,他们是不敢与乏字叫板的,充其量浑身酸软之际,铁马冰河入梦来。
画龙何必点睛,一杯浊酒喜相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