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故事:
一位喇嘛途经一村庄,发现村庄有一处破败茅屋,然茅屋上空,竟大放光明。喇嘛异之,欲一探究竟,遂前去拜访这位得道高僧。
茅屋门开,竟是一位独居老妇。老妇年轻时,学诵六字大明咒,天天虔诚念诵,至今已三十年。
喇嘛进一步了解到,原来这位老妇的全部修行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诵这六字大明咒。由于老妇文化程度不高,她竟将”唵嘛呢叭咪吽”的最后一字读成“牛”。喇嘛好心提出,纠正了老妇的发音,然后告辞。
数月之后,喇嘛故地重游,发现原茅屋上空的光明竟消失不见。喇嘛惊之,恍悟到自己纠正老妇的读音竟导致老妇三十年的笃信生出裂痕。他急中生智,上前叩门,并告知老妇说:“我之前只是试探一下你的诚心,其实你原来的读音是对的。”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如果撇开宗教,以现代心理学分析,无非就是信心越足,你心灵的安宁度越强,应对不确定事件的心理素质也越好。从客观角度上来看,”精诚所至“未必产生”金石所开“的结果,但是只要你”精诚所至“,那么”金石为开“的结果已经出现或者即将出现。
再讲一个现代心理学故事。
心理学家斯金纳有个名篇:《鸽子的迷信行为》。斯金纳设计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被试验的对象是八只处于饥饿状态的鸽子,分别安置在一个特置的箱子,这个箱子每隔15分钟投下一小块食物。
有趣的结果发生了,实验报告如下:一只鸽子形成逆时针转圈条件反射,第二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第三只鸽子不断重复抬头和低头的动作,还有两只鸽子出现钟摆一样的来回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做大幅度摇摆,再慢慢转回来,身子也顺势移动。
实验报告再次表明,这些鸽子之前全无以上古怪行为,显而易见它们这些行为与能否获得食物毫无关联,但是鸽子的表现就好像是因为它们的动作导致了食物的出现。鸽子也会像人类一样根据时间次序搭建因果关系,它们相信食物落下之前的某个举动才是导致食物落下的直接原因,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它们不断地重复该动作。
连鸽子都会“迷信”。
我们人类,在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上并不比鸽子高明很多,但我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所追求的事物远远高于鸽子。世界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其实是由我们所能认知到的极少数因素和无数远远超出我们认识能力的其他因素合力完成的,就是因为人类有着高于鸽子的自信,我们将其归纳整理出一套一目了然的因果关系。而历史,无论是什么样的记载形式,都局限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主观认识框架,局限于记录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因果视角,是通过时间、价值取舍后过滤传播至今。
人类发展史如是,佛教也如是。历史是一部观念的历史,佛学也是一部观念的”学科“。
人们天性就是追求幸福感,追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然而,按照经济学理论,稀缺资源必然是“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竞争失败的那群人自然会另辟蹊径,对客观事物换一种解读方式,形而上我们称为哲学,形而下我们称为阿Q精神。故而即便老妇读错六字大明咒,但她的笃信度越强烈,内心幸福感也越强。故而即使一个在外人看来受苦受累受欺压的奴隶,只要他相信“受苦受累受欺压”不过是通往天国的几级必经阶石,那么他的肉体再痛苦,生活再匮乏,他的内心仍然是丰足和快乐的。
因而从人生福祉意义上讲,”心即一切,一切即心“。因为人类发展史、个人成长史充满太多不确定性,人们需要通过秩序化、意义化来寻求自我安慰,所以人们创建了宗教。换言之,宗教性也是人的一种天性。
基于”心学“发展的佛学,特别吸引那些感性的人。人们对于某种宗教或者某种价值观的选择,其实取决于他的个人气质。
佛教和其他几个主流宗教一样,都是在道义原则导向的范畴内,引导人们万事万物”向心“,虽然不一定能打造出完全”忘我“的境界,但至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不确定、悬而未决的诸多问题进行自我消化的人群,如那位读错六字大明咒的老妇一样,归根结底皆属自我感觉。
最终我们知道,逻辑支撑我们的外部世界;而宗教信仰支撑我们的内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