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翻离骚,翻朱子的案
查看: 91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翻离骚,翻朱子的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6-18 11: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6-20 07:04 编辑





磕磕绊绊读离骚,一天两三句,三两天一段,预计大半个月读完一遍,现在先把零零碎碎的笔记整理起来,单成一文。

古人注离骚,必读的注本有王逸注《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集此两本之优,广益自家学识,成《楚辞集注》。朱氏集注出,便成为读楚辞的根。不管同不同意,不管怎么反对,不管怎么充实,再也跳不出朱注的五指山。今人王泗源有《楚辞校释》,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我读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的朱注。

离骚难读,乍读就在文风上受阻。离骚的句式语气与诗经颇不同,比较佶屈聱牙。屈原与庄子和孟子同时代,他们遣词造句都有内在相通的神韵,孟子有些铺张,庄子有些恣肆,楚辞也张扬。后世的汉赋,淮南子,都显然继承这种风气,而略失厚重。

读离骚,宜略知楚国的地理。楚国,在汉江荆州一带,是山区,多江河,多森林。楚国从荆门往北,经襄阳,穿南阳盆地,到达洛阳,即中原核心。从荆州沿长江东下,可达吴越。楚国和吴越还连着淮河。

淮河流域,在战国时代基本上还是个沼泽地。离骚里说大禹的父亲鲧,殛死于羽山。这羽山不高,海拔也就二三百米,在今天的连云港西边,沭河边上。鲧治水,自己和治水工程队伍給困死于此地,可以想见这地区多么不通人烟。大禹治水,把积水疏放进大河大海,水域之深者变沼泽地,高者成耕居区。

屈原生活的时代,楚国一直都在跨越淮河,北上中原,东下吴越。于是楚国文化在交流中急剧变化。楚国盛行巫文化,离骚里叫“灵修”。“灵修”,离骚里这个关键词遭楚辞章句误导,一直都理解错误,因为错误理解“灵修”之意,所以离骚大旨也难免受曲解。屈原本人经常作为外交官出使中原各国,他又熟读三代典籍,所以有儒家之风,在离骚里叫“修能”或“好修”。楚国与各国交往,屈原主张“法先王”,法先王即离骚所说的“三后”。法先王的极致便是法天道,天道的代表在离骚里即各位美人。

与屈原不同,楚国国君治国自然而然要讲究现实。政治,都是现实主义的,也就是荀子所谓“法后王”。这是屈原不得意的根子。政治现实主义不论对错,只论输赢。不在坚持真理中实现自我价值,而是在赢得胜利之中获得快乐。赢,是最高目的;最好的手段便是结党,“党人”在离骚里也是关键词。

楚王待屈原很得体,很有礼。离骚里抑郁寡欢,那不是楚王害的。屈原白纸黑字写清楚的。令屈原郁闷的,第一是“灵修”集团,第二是“党人”。

略了解以上背景,再朗诵低吟,离骚不忘于怀,慢慢则可知离骚结体之妙,虚实相应;可悟诗情,大旨言道也;可以想见屈原之人也,类似庄孟,有才有情,志于道,疏于现实乎;亦明朱晦庵千载之下之所以集注楚辞,心有感于天地哉。

翻读离骚,也翻朱子的案。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1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4-6-18 11: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政治是现实主义,诗歌是浪漫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6-18 11:34 |只看该作者
离骚经,一字不可移易,这是对屈大夫起码的尊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6-18 11:43 |只看该作者
余大寒 发表于 2024-6-18 11:32
政治是现实主义,诗歌是浪漫主义。




屈原是浪漫的现实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6-18 11:43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6-18 11:34
离骚经,一字不可移易,这是对屈大夫起码的尊敬




你这是暗暗否定我另外一个帖子里的成果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6-18 11:5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6-18 11:43
你这是暗暗否定我另外一个帖子里的成果吧

不是暗暗,是很明显:)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6-18 12:07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6-18 11:50
不是暗暗,是很明显:)




请明明白白说个理由啊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6-18 13:26 |只看该作者
细细读了,学习中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6-18 15:34 |只看该作者
有理有据
读完竟是不知道说啥。
研究的真透彻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6-19 06:58 |只看该作者
薄荷味 发表于 2024-6-18 15:34
有理有据
读完竟是不知道说啥。
研究的真透彻




请读下一节~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6-19 06:58 |只看该作者




欢迎来茶舍喝茶吃瓜~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6-19 06:59 |只看该作者







翻读离骚,也翻朱子的案。朱子注离骚,大旨主屈子忠君爱国,我谓不然也,离骚大旨言天道也。试申之。

离骚经里有几组意象,分别是:

美人:喻天道
芳草:喻君子
三后:喻君王
恶草恶鸟:喻党人
灵氛:喻灵修

屈子心心念念追问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些势力的关系,上升到哲学高度,即:求天地人如何共处。

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朱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家皆有立言。屈子是个诗人,是个政治官员,系统哲学思考和分析能力弱一些,离骚诗里表达模糊一些,诗读百遍,思路和大旨仍明晰可感可佩:

第一要做好自己:即诗里所说的“修能”,“好修”。“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第二要法先王。“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第三便是天道。“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子有自己的志向,所以瞧不起另外的政治主张:

❶屈子首先对灵修人们非常失望。他的祖辈上有一个重要的人叫伯庸,很可能就是灵修集团的人,凭祖上荫护,屈子身在其中,曾经得到重视和重用,可惜后来分道扬镳。诗里说: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灵修集团,按照屈子的意思,应该沟通天道和民心。遗憾的是,他们“不察夫民心”,也不能坚守天道。诗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❷屈子与灵修集团渐行渐远,却还有私人交往,如灵氛对屈原仍充满关心。灵修集团伤屈子最重,因为他们互相有深情。比较之下,党人是屈子深恶痛绝的势力,却不是他最大的伤害。诗中有句,曰: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屈子在情感上极度鄙视他们。诗曰: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在立身处世上,绝不同流合污。故曰: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❸屈原本人政治上是不得意的,不得意的却又不单单他一个人,而是与他有相同志向的一群人。诗中有言,兰之九畹蕙,蕙之百亩,也颇成气候: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然而,这一群“法先王”的政治保守派慢慢变成“法后王”的政治现实主义,诗中直白: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❹三闾大夫于楚王,却没有抱怨。且看其白纸黑字,曰:

“既簪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此句含蓄有味。似乎暗示楚王鼓励三闾大夫一心向道,而三闾大夫也心甘情愿脱离政治实务转而务虚。

离骚经里透出三闾大夫上述基本的政治关系。怎样解读这些关系,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6-19 11:16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6-19 06:58
欢迎来茶舍喝茶吃瓜~

嗯,得空就来细细的读读,我看这茶社应该是书社啊   :)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6-19 12:0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灯下黑 于 2024-6-19 12:06 编辑

记得《世说》里面有个姓王的家伙说过,做名士无需什么奇特的才能,只要没事干了就天天喝酒诵读离骚,酒喝痛快了,离骚读熟了,这样子也就成为名士了。按此标准来看徐公,徐公已然熟读离骚经,尚欠痛饮酒,所以不得为名士。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6-19 12: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凭啥断定徐公熟读离骚了呢?证据很明显嘛。徐公最近几天连发几个帖子,先是对某些文字做了一番训诂,训来诂去,似有新意在焉。如此一来,也就显示出了徐公的功底,可以对先贤下手了。果然,徐公紧接着就推出了关于离骚的注释解析,看上去简直就像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我们在惊叹徐公的考据能力如此之深厚的同时,也感佩徐公那敢于反叛前人旧说的勇气。所以,我们就此断定,离骚,徐公已然烂熟于心。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6-19 13:25 |只看该作者
灯下黑 发表于 2024-6-19 12:41
凭啥断定徐公熟读离骚了呢?证据很明显嘛。徐公最近几天连发几个帖子,先是对某些文字做了一番训诂,训来诂 ...





这得喝了多少酒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6-20 07:03 |只看该作者






三闾大夫面临的现实问题,用他自己的诗概括,分别是:

“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总而言之,天道,王道,君子之道难以融汇贯通。最后,他发心立志,最后皈依道家彭咸之所居:

“乱曰: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庄子》:“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彭咸,即论语里说的老彭之彭与庄子里说的季咸,合称彭咸,皆道家人物,好道。可知三闾大夫从此一心向道。

问道于天,目的是法先王。法先王,根本目的是得民务本。所谓以民为本,即损有余而补不足,从道义上实行均平策,尽一切力量满足最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

三闾大夫如果真的有心于天道,他最佳途径是为相,均平天下。由于政治上不得意,则退而求其次,不为良相填饱天下人肚子,便作良医治好天下人拉肚子。不作良医,也可以兴修农田水利。或者学孔子办学,先进于君子。或者学墨家。屈子皆弃而不顾,无所作为,这是忠君爱国么?

不问天下苍生,若能称为爱国,与他所反对的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且看党人:“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也不以老百姓为念,也不以民为本。

问道然后立德。不以民为本,何德可立哉?以民各有所乐各有所务也,故立德必从权。三闾大夫者,可与共学,可与适道,未可与立,未可与权。天道,王道,人道,三者和合,才是爱国。三闾大夫可谓忠君,不可谓爱国。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6-20 07:05 |只看该作者




这案翻的吧,朱晦庵无话可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6-20 15: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嗯,我也说不上话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