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也没见过在军网文学江湖中享有盛名的苗彦峰苗编辑苗作家苗画家苗诗人苗出版家,甚至连个电话也没通过。
虽然曾经同在沈阳军区,虽然手机里也存有他的号码,虽然可以想方设法找到他的任何信息并在任何地方找到他的踪影,但我一直没敢惊扰这位大师级的人物,生怕打扰了他忙碌的身影和如风的脚步。
看了他的简历,才知道这位让我仰视的军旅文学牛人一直在我曾经下连当兵锻炼的吉林梅河口某部服役,副团职干部,中校军衔;才知道这位让我仰视的军旅文学牛人比我稍稍年长,兵龄也比我长了四年。
那就还是按照部队的规矩,老老实实地叫一声苗老兵苗老班长吧。或者斗胆叫一声老苗?就这么着,相信老苗同志可以大哥不计小弟过。
初识老苗,是在沈阳军区政工网没改版之前的军旅文学频道,时间是2009年秋天。
那时,我是网络菜鸟,初涉军旅文学;那时,老苗已是军旅网络文学的先行者,既是全军和沈阳军区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的远程编辑,还发表了很多作品并推出了一批军营网络写手。
在军网军旅文学的海洋里学了一阵子狗刨之后,在沈阳军区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有一天突然收到老苗的站内短信,说我写的东西有些味道,如果想出书,他可以帮忙。
当时我就抱着玩的心态,没怎么用心写,也感觉离出书尚远,便在表示感谢的同时表明了暂无出书打算的态度。
后来,老苗又在沈阳军区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发站内短信,邀请我参加一个层次很高的散文协会,我还是婉拒了。因为骨子里,我并不想做文人,只想做一个轻松的码字者,减少不必要的羁绊,安安生生、坦坦荡荡的真实活着。
当然,这并不影响我对苗老兵苗老班长的真诚敬仰。
老苗头上与文学相关的光环实在太多了,多得让我眼花缭乱,多得让我叹为观止,多得让我羞愧得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老苗笔名如风,1972年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巴彦县人,1990年12月入伍,毕业于西安通信学院,本科学历。历任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通信股长、指挥自动化站长,荣立过三等功一次。
以上是老苗的简历,让我大开眼界和大吃一惊的,是他在文学或写作上的非凡造诣。
您瞧瞧老苗的创作成果: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进报》、《吉林日报》、《城市晚报》、《新文化报》、《战士报》、《辽宁青年》、《空军文艺》、《散文诗》、《文学世界》、《传奇故事》、《军嫂》、《东方书画艺术家大典》和《吉林国防》等报刊、电台发表文章5000余篇;文学作品多次获得军内外征文大赛一等奖。
您看看老苗的诸多头衔:中国散文诗研究会理事,军事写作学会理事,东方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北方作家创作交流中心会员,通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梅河口市作家协会会员,《传奇故事》杂志特约编辑,梅河口广播电台特约记者。
您再瞅瞅老苗集结出版的作品:著有并出版了《绿色的梦》、《剑胆琴心》、《人生苦旅》、长篇小说《天剑》和《生死较量》等十本个人文集;编辑了《文友相约》、《军旅笔墨》、《铸就辉煌》、《砺剑之歌》、《海天缜思录》、《一个兵的征程》、《青春恋曲》、《幸福如歌》、《聆听心语》和《红叶寄语》等十余部书;帮助其他战友出版了三十余部文学作品集。
老苗不仅自己笔耕不辍,还用心做着全军政工网军旅文学频道、沈阳军区政工网原军旅文学和改版后的迷彩文学、军网榕树下等军事文学网站的远程编辑,默默地为越来越多的军旅文学爱好者做着嫁衣和指引着前进方向。
我认为老苗做的最辛苦也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他运用自己的人脉和各种资源,以政工网为基本依托,广泛征集并编辑出版了《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军旅情缘》、《我的军营我的情》、《军旅青春别样红》等五部军旅网络文学作品集。
这五部作品集,在军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并受到了广大官兵的喜爱和热捧。
这五部书为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和读者朋友们提供了讴歌父母亲情、兄弟姐妹手足情和战友纯真感情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成就了很多人发表文章和出书的梦想。因为这五部书的作者大多是来自于全军各基层部队的官兵,他们很难让自己的作品收入某部书里。
在朋友和网友的眼里,老苗是个侠骨柔情的军人,更是个才气横溢的文人,更是个乐于助人的好人。
我一直相信,文字是有生命张力的,可以表露心声,亦能成为化平淡为神奇、叫生人变挚友的桥梁或纽带。而扎根于军旅网络文学这片沃土的老苗,一直默默做着也正在默默无做着如此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素不相识,我依然要真心祝愿老苗“挥笔从戎唱大风,精铸传奇连年红”。
渝夫2012年5月17日草于辽宁沈阳,2023年7月3日完善于天津河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