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想者 于 2024-8-20 19:17 编辑
编者按:今天看到一个说法,说是量子力学可以解释人死后去了哪里。直接的答案就是去了一个叫“零点场”的地方,这是量子力学上的一个概念。以下是田坂广志的“零点场”理论。这是一个科学假说,虽然是假说,但是符合科学逻辑。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死后世界?”这个话题来源自一个叫田坂广志(1951年——)的日本量子学家的书《死不存在》。田坂广志最早是东京大学核能物理学专业,继而硕士转读医学,博士专攻量子物理学。毕业六年后去了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研究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这个研究室是曼哈顿计划制造原子弹核原料的地方,后来回到了日本总核研究所。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量子力学,之后因为一场大病,“悟”了之后,在2022年写了这本书。
他认为死亡可能并不存在,人的意识以某种形式在量子场中继续存在,这个地方就是“零点场”。什么是“零点场”?通俗来讲就是宇宙中无所不在的能量场,也是一个信息储备库。我们的传统物理学认为真空就是无,但是量子物理中,真空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所以,要了解零点场我们需要知道“量子真空”和“零点能量”这两个量子力学概念。
量子真空:它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无,而是一个充满着不断波动的能量场的活跃区域。这些能量场包括电磁场、强核力场、弱核力场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未知场。零点能量:在绝对零度(-273.15℃)时,所有物质和辐射的能量都不可能降至零,而是保持在一个微小但非零的基态能量水平。这是由于量子涨落造成的,也就是能量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微小转换。这个零点能量形成的场就叫零点场。这并不是假说,而是通过卡西米尔效应实验证明了的。卡西米尔效应是量子真空效应的一个直接实验证据。1948年,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卡西米尔预测,当两个不带电的导体板被放置在非常接近的距离时,由于零点能量的分布变化,它们之间会产生一种微小的吸引力。这个效应在1997年由马里兰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直接测量到,他们使用了极其精密的微机械振子系统来检测这种微弱的力。而且这种零点能量非常巨大,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11年-2008年)称通过他的计算发现1立方厘米的空间蕴含的真空能量可能比我们观测到的整个宇宙所有能量还要大。
所以,可知即使在绝对零度的完全真空中,仍存在一种被称为“零点能量”的能量。这种能量不依赖于物质,而是存在于空间本身。它弥漫于整个宇宙,形成了零点场。从宇宙诞生之初到永恒的未来,所有信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这个无处不在的场中。人类的意识在肉体死亡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继续存在。全息投影的看法也并不是田坂广志的首创,拉兹洛(欧文·拉兹洛是我们时代的最前沿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所谓的“亚量子全息场”(sub-quantum holofield)假说,试图以此为基础统一地解释生命、意识领域中令人困惑的现象。那我们是如何知道人死后进入到“零点场”的?就不得不提到“濒死体验”了。很多记录片都告诉我们,人在死亡的时候,会看到一个有光亮的地方(我有个朋友看完这种记录片之后,还特地提醒我,如果看到后不要进去,即使那个时候你的感觉是幸福的,越往那边走,这种感觉越强烈)。据说现在医学中有不少濒死体验的案例,有的人说看到了自己从身体中出来了,有的人说看到了光,有的人说看到了不认识的人,也有人看到了自己死去的亲人。
(不科学不代表不正确)我们都会认为死后的事情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但是田坂广志认为可以用科学解释,他试图用科学去解释宗教中的观点。他认为人死后身体是会死掉的,但是精神、意识是不会消失的,就存在于这个叫“零点场”的地方,这里存储着宇宙自诞生以来的所有信息,包括未来信息。这个说法和阿卡西记录是一样的。【PS:解释来自百度百科。这是一个宗教概念,阿卡西记录(Akashic records,又称为“生命之书”、“阿卡西档案”) 阿卡西是梵文,它的意思是“以太”或者宇宙的原始能量。阿卡西记录是传说中的宇宙生命信息数据库,是一种记载着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言语和行动的宇宙通用档案系统,是一种储存于“以太”之中的神秘知识的集合。】
“零点场” 就在我们的周围,它的存在方式是波的形式,是能量的颤动,肉体表面上看起来是物质,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像爱因斯坦方程表示的一样,E等于MC的平方,这是一种东西,精神是一段信息,不是物质的,而是波。所以既然活着的时候产生的精神是波,波又不会消失,所以,人即使肉体死亡,波也不会消失,这段信息是不会消失的,而是融入到“零点场”中了。人类的死亡过程就是进入这个“零点场”的过程,人类的肉体死亡的时候其实意识还是存在的,但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任何情绪的,而是一种幸福的状态,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这种说法,我是愿意去相信的,安慰作用很大)。
那么这种“涅槃”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田坂广志就认为是上面提到的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存在,里面都是三位的投影。这种信息只有人类的右脑可以读取,因为右脑是处理三维信息的(处理形象、影像和想象)。据说小孩子语言没有建立之前都是只有右脑在起作用,所以更容易连接到“零点场”,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说小孩子有前世的记忆,其实是连接到了“零点场”,连接的是别人的信息。(这种说法用来解释灵异事件,也勉勉强强能说的过去。)
据田坂广志的说法,这个“零点场”中也记录着我们的未来,但这个未来不是确定性的,而是记录很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美梦成真”、“心想事成”其实是用吸引力法则连接到了“零点场”,也就是大家说的“运气”。(不知道能不能用这个理论来反驳哲学家威廉姆斯的“道德运气”,没有去研究)。
写到这里吧,再写下去我自己都不信了,胆战心惊的写这么多,颤抖中......
如果是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很容易相信,世界终极的实在很可能不是德谟克里特说的有形的“原子”,而是相当于老子说的无形的“道”和“无”的真空。(中西哲之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