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江小蝶 于 2023-6-1 06:56 编辑
我们学校有个传统,“六.一”儿童节这一天,七年级的孩子们举办各类庆祝活动。比如,文娱表演啊,游园活动啊,有奖竞猜等等。大致程序是,先统一参加学校的庆典活动,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由班妈妈组织各种形式的欢乐总动员。
这个思路,有点类似“成人礼”,算“告别童年,步入青年”的阶段。其实挺有意思的。看孩子们提前几天,就喜气洋洋安排节目流程啊,布置教室环境什么,不自觉也感染了喜庆和快乐。
特别是5月31下午,七年级的每个班几乎都把氛围拉满了,甚至殃及到办公室里面来——吹气球,扎彩带,包装礼物等,最好施展身手的空间,就是借用老师办公室。
于是乎,各种状况便出来了:时不时被爆裂的气球吓一跳啊,彩带飘飞到办公桌上来了啊,包装纸被风吹得满地跑啊,简直一团乱,一团糟,也一团欢喜。
这,大概是难得一见的师生之间关系空前融洽的场景:老师们被殃及,还能笑眯眯主动宽慰孩子,没关系,没关系,继续忙,继续忙。
我趴在电脑前筛选诗歌,校长说,想推荐几首在刊物发表。毕竟,从班主任岗位退下来,“儿童节”话题便与我无关了,顶多也就看看热闹,扮演吃瓜群众,感染一下童真童趣罢。然而,转折来了:
先是有孩子给我递小零食。再是把要求提上日程:
文学社社长(八年级的女娃)跑了来,问,“老师,明天刚刚好,社团课给我们过节,好不好?”啊?把我逗笑了,打趣她,“七年级在各班过了,八年级不服老,想扮演长不大的老儿童呀?”
女娃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加上拖长的语调说,“老师,你晓不晓得嘛,童心是永远不老滴——”
一个“滴”字 的尾音,被她拖拽得颤巍巍,几番跌宕起伏,带了浓浓的撒娇卖萌味儿。
好吧,这杀伤力,我是真心抗拒不了。分分钟投降的那种。于是扑哧一乐,说,“不要我操心的话,倒不是不能考虑。比如,哪个筹划,怎样开展,有什么活动,等等。”
“那是肯定的馓。哪能要你操心?”女娃自信满满打包票,“你就负责陪我们耍,或者看我们耍好了啊!”
陪“耍”还可以接受,看“耍”是什么情况?这妞妞儿连老师都敢抛弃,胆子不小口气挺大嘛!
倒也是我欣赏的脾性——说真的,我还真想不出来,要怎么融入“儿童”氛围去。
如此,我的课基本被占完了。一边觉得忽而轻松,一边担心课程安排。真是矛盾又别扭的人,或者说,是不合时宜的人。“节日快乐”多好,想东想西的干嘛呢!
后来,听个女友说,她家二十几岁的儿子,竟然买小孩子最热衷的卡片玩;无意中又刷到抖音视频,几个老阿姨梳翘羊角辫,戴着红领巾,在镜头前各种摆造型,一副“儿童节”快乐的祥和。彩衣娱己?哈!另有一种悖论美,反差萌。倒也印证了那句“童心不老”。
看来,我需要反省自己:童心都去哪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