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小说,争议比较大。砖家白天忙,刚刚仔细看完。
10分满分的话,我只能给7分。
为什么?
一,小说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城市名,还叫北京。这个必须扣一分。没商量余地。
一个小说家,把这么重要的地名出现在如此主题的小说内,这本身就是非常不明智的。
要知道,假如时光可以倒退30年,本篇作者可以拉出去游街了。。。看看当年余华的窘迫还有慕容雪村的结局。
这说明你不会处理这种细节,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更何况你和这二位比,差好多哟。。。
二,模仿不是问题,从来不是初学者的问题。高明的小说家不会这样模仿,但初学者模仿经典就是必经之路。
但痕迹过重,或者说,你在处理人物变成鼠形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这种细节。这是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里要扣一分。类似的大作全世界多如牛毛,你可以随便找几个出来比一下,看看人家是怎么处理的。从所有人熟知的《变形记》到火遍全球的《权游 》都可以拿来借鉴。小说要揭露现实,就必须变形处理,否则,要么你背景强大,要么你学艺不够。
三,结尾的火灾,不管是故意设计,还是创作过程中的激情呈现,火灾的处理细节不足。是什么引起的火灾?没说,至少铺垫不够。而且火灾本身意义也不大,完全可以设计成其他灾难。重要的是火灾现场非常恐怖,结果万难预料。如果你是想到了当年首都那次群租房大火,可以理解,但这样处理不够真实。短小说如果没有说服力极强的真实细节,这里,本砖家觉得要扣一分。因为你可以有无数种结尾。不管是温暖的还是冰冷的,你都可以有。
最后,说说变形与真实的关系。
聪明的小说家,都是用变形的方法描写社会的真实。无论村上春树还是莫言,还是奈保尔,施维伯林,埃梅等等都是。
最典型的就是马尔克斯和莫言,都因此得了诺奖。我们看到这篇小说第一感觉是想到了卡夫卡,但卡夫卡写变形记几乎可以说是无意识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不是为了创作而写小说的。他是在长期的父权压抑之下精神上出现了问题,他意识到了这种问题,把这种问题用变形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不小心被后人奉为圭臬。
芥川说过一句:“真实的小说不仅仅是在事件发展上偶然性很少的小说,而且是和人生相比,偶然性还要少的小说。”
很多人写起小说来,总是玩反转,讲新奇异特的故事,甚至把个笑话改成小说,这些是不懂小说的。当笑话看了就完了。小说要反映真实,不管什么真实,本篇小说 几乎 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但真实事件改成小说,要有艺术处理,你连个地名都不换,你要表达什么?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所有人都知道你在说什么(除非不懂小说的),但所有人都不会为你说什么。给你满分的很可能是一种鼓励,却也容易把你推入深渊。
莫言在一次演讲中说:“我是一个写小说的,说得好听点是一个小说家。我想,在小说家的眼里,喧嚣与真实都是文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写喧嚣,但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笔墨用到描写真实上。当然,小说家笔下的真实,跟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是有区别的,它也可能是夸张的,也可能是变形的,也可能是魔幻的,但我想,夸张变形和魔幻实际上是为了更加突出真实的存在和真实的力度。总而言之,面对当今既喧嚣又真实的风云万象的社会,一个作家应该冷静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莫言提到了真实和创作的关系,你要理解这点。莫言从来没有把真实按实际写出来,那样,他不仅得不了诺奖,可能吃饭都成问题。
如果本篇的变形处理到位。砖家我甚至可以给满分。
但可惜。
有些人说把人变成老鼠,不好,甚至大骂特骂,这些人要么不懂小说,或者正在曲线救国。
文学家的笔是自由的,为了某种真实,为了某种不便明说的目的,只有妙笔才能生花呀。
留下这粒种子吧,好好修改下,过他个五十年一百年,也许就成名篇了,因为你有小说家的潜质。
因为历史,总要有人来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