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媒体报道]他亲眼看见两架敌机被击落
查看: 2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报道]他亲眼看见两架敌机被击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8-31 16: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刘海清老人与志愿者交流


    □记者段伟朵文图
    核心提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以下简称抗战胜利70周年)将至,许多曾经不为人知的抗战老兵被发现。近日,大河报记者跟随洛阳市民间志愿者踏上寻访老兵之路。

    【走访】一天时间,志愿者探访了三个老兵
    “我爷爷打过日本鬼子,今年已经95岁,他希望能找到当年的战友,你们能帮忙吗?”近日,记者接到市民杜先生发来的消息,随后与洛阳市红山石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会长李磊表示,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至,不少老兵的信息集中“爆发”,汇集到他的手中,按照惯例,他一定会实地走访落实老兵信息。杜先生的爷爷住在洛阳市汝阳县,李磊手中还掌握着其他两名汝阳老兵的信息。8月27日,记者跟随李磊等人,踏上了寻访老兵之路。
    由于老人们都住在不同的村子,当日上午11时一行人抵达第一位老兵家中,90岁的刘三林老人居住在小店镇赵村;下午1时许,抵达第二位老兵93岁刘海清的家,陶营镇铁炉营村;下午3时左右,抵达第三位老兵95岁杜西岐老人的家中,内埠乡杜庄村。
    “跟着你们出来好多了,平时我自己走访,为了赶大巴车,可能中午就不吃饭了。”李磊笑着说,蹲在路边吃个饼,就算一顿饭。最多的时候,一天走访过7个老兵。

    【挂念】老兵们很想找当年战友“唠唠嗑”
    每见到一位老兵,李磊都要先确定姓名、参军时间、部队番号、参加过的战役等信息。
    哪个军?12军;哪个师?第3师;哪个团?15团;哪个营?2营……当90岁的刘三林老人在志愿者的询问下,清楚地说出了自己当年所在部队番号的时候,连老人的儿子都忍不住惊叹:“记性真好!以前都没有跟我们说过!”
    “这些信息必须要问清楚,我们随后会根据老兵家庭条件,对经济困难的老兵实施公益援助。”李磊说。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兵们的记忆力开始衰退,但战争的残酷却深刻地留在老人的记忆中,番号和军长的名字,一直忘不了。
    “你有没有见过跟我一个部队的?”几乎每一个老兵,在讲完自己的经历时,都会提出同样的问题。“老人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跟战友们‘唠唠’。他们其实很寂寞。”李磊说。
    “我从小就喜欢让爷爷讲抗战时期的故事,他是个不平凡的老人,但从来都不争啥。”刘三林老人的孙子刘迎波说,当时老人记忆力都还挺好,会讲讲当年包围日本鬼子、跟日本人拼刺刀的场景。
    离别前,李磊会将民间志愿者统一制作的勋章送给他们,老人们都会将这枚勋章拿在手中看上好久,当听到“敬礼”的口令时,年迈枯瘦的身躯依然挺得笔直。

    【讲述】
    老兵档案1
    刘三林
    1943年在12军3师15团2营5连当步兵,后所在部队起义,加入解放军。
    刘三林入伍后跟随部队来到许昌,在此与日本人交锋,在刘三林的记忆里,很多战友都牺牲了,战事持续了月余。
    “从麦子不高一直打到麦熟。”刘三林说,但他们最终被日军打退,部队迁移到黄河以北,随后又前往不同的地方整修。1945年,准备再次截击日军,就得到了日军投降的消息。

    老兵档案2
    刘海清
    1939年入伍,在42军军部直属的通讯营当通讯兵,还当过交通兵,抗战胜利后回家务农。
    1939年,十几岁的刘海清给人家当长工,正干着活,被叫去当兵。“便衣染成绿色,就算是军装了。”
    在洛阳集结后,刘海清跟随部队前往甘肃,先坐火车,没铁路了就开始走路。后来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他来到42军军部直属的通讯营当通讯兵。
    1940年,日军轰炸非常严重。在刘海清的记忆里,每到傍晚,日军的轰炸机就出现了,丢下的燃烧弹不仅破坏军事设施,连老百姓的房子都给烧毁了。“有一天,一下子来了3批,像是一群黑乌鸦。轰炸开始,震得窗户纸都烂掉了,像是被谁用手给撕掉了。”
    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下,中国部队也并非毫无防御。刘海清曾亲眼目睹了一场空战,几架飞机上下绕着圈子,最后两家敌机被打落。

    老兵档案3
    杜西岐
    1939年入伍,在93军特务营手枪排,是军长刘戡的“贴身护卫”,抗战胜利后回家务农。
    作为军长的“贴身护卫”,杜西岐原本是不用上一线的,但军长让整个手枪排都要学会打仗,去跟日本人打游击。出发前,军长交代杜西岐他们,这不是打“死仗”,不用硬拼,咱们占便宜就打,吃亏了就赶紧往山上跑。
    随后,部队撤退,杜西岐还记得,当时每个兵只让带5斤干粮1杆枪,别的啥都不准带。“茶缸都不让带,做饭都没有灶。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我们撤退路上就借八路军的灶做饭,吃的是小米煮绿豆汤,晚上稀饭,早上干饭。”1945年,日本投降,杜西岐所在部队赶到洛阳龙门收缴日军武器。
    跟着军长,杜西岐还见过不少抗战时期的“大人物”——卫立煌、阎锡山。他回忆说,阎锡山门口有3道岗,刘戡走到第二道岗被拦下,表明身份后才被放行。但阎锡山对刘戡十分看重,老远就听见他问:“是刘戡来了不是?”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