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风·召南》里有一首诗叫《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我在帖子《跑调》里说:"《摽有梅》也写得好,写出活色体香",阿狸问我:"段教授,摽有梅怎么就写出活色体香来了?"我回答,段干教授讲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在努力想想吧,脑子要多转几个弯儿。
阿狸果然勤奋,呼啦啦想了一大堆,可是仍然没有想明白,又跑来问:『我在此中看到了凄凄惨惨戚戚,怎么段教授你们就看到美好的初恋美好的爱情了呢?甚至还“活色体香”的?』
我觉得再不说说其中的拐弯之妙,阿狸恐怕会暴起打教授咯。好吧,讲几句吧。
读诗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是读诗读高兴了,诗有会于心,于是手舞足蹈。这是读诗最自然而然的反应。
第二重:不知不觉中敲自己脑壳。手舞足蹈之后,心静下来,又不免有一些犹疑,总觉得自己理解得并不自洽圆满,于是反复琢磨,不知不觉中手敲打着自己脑壳,自言自语:怎么这么笨,怎么这么笨,老是拐不过弯儿来。
第三重:敲打老师的脑壳。自己笨,自己敲打自己脑壳还没完,反过来抱怨老师没讲透,要敲打老师脑壳,这是笨到最高境界了啊。
有人说,你这读诗三境界与王国维夫子不同啊。是的,不同。王国维三境界是描述读诗天赋高的人,阅读越通,阅读越深。我这三重境界是写读诗读不通爱着急的人,好动手动脚的。
2
阿狸旁征博引读《摽有梅》,精神可嘉,用功甚赞。那么多资料里难免有些小错小误,我先指出一二:
2.1,"夏朝建寅,商朝建丑,周朝建子,秦朝建亥。"就是说,周朝的正月相当于今天农历十一月,秦朝的正月相当于今天农历十月,汉朝延续秦朝历法,直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历》颁布,恢复夏朝的惯例,"夏朝建寅",从那以后,正月才是今天所说的正月。阿狸帖子里的时间好像都是按照今天的农历说法儿,与周朝相差俩月。时间错误不重要,因为我们读诗并不需要管它在几月开花几月结果。略过。
阿狸的解释里有几处应该特别注意:
2.2,一个是『摽』,阿狸解释为『坠』,『梅子落下了,还有七成的果实在树上』。我认为太牵强,树叶茂密,梅子没有树叶子大,树叶子盖住了梅子,谁能分清树上有几成,落下来的梅子占几成?再说了,梅子成林,一棵梅子树都不不容易看清楚,一个梅林更不可计数。
2.3,『庶士』:诗经里也叫『多士』,如《诗·大雅·文王》:“济济多士, 文王 以宁。”意思是人才济济,贤人志士众多。此处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阿狸在此处没有拐过弯儿来,所以诗意没有整体把握好。
2.4,『谓』,阿狸解释为『告诉』,也不是很确切。『指事而言亦曰謂。《詩·召南》謂行多露,《小雅》謂天蓋高之類,是也。』『指事而言』,指着事而说话,意思是当面说。也就是约会啊。『求我庶士,迨其謂之』,意思是『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
这个『迨其謂之』,是人家等待有人来约会她。
3
这整首诗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个少女在众多男子里挑选一个意中人,就是在『庶士』里挑一个『吉士』,良人也。
这个挑选过程是以簸箕簸梅子干为比喻的。簸箕有一个特点,里面装上粮食,颠之簸之,好粮食与劣质的东西就分开了。『簸之扬之,糠秕在前;沙之汰之,瓦石在后。』
这个姑娘一簸箕梅子干颠来簸去,一茬一茬的挑拣好梅子,把坏梅烂梅沙子树枝树叶扔出去,一簸箕梅子,『其实七兮』,大部分都是好梅子,她要在众多美男子中选一个『吉士』。『其实三兮』,她簸箕里还有三成好梅子,其他都倒进筐子里了,此时她选『吉士』的目标范围也越来越明确。『顷筐塈之』时,她心上人就已经确定了,心里盼着『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快来约会我吧,吉士。
4
《摽有梅》是从『庶士』里挑选『吉士』,诗以盼着『吉士约会』结尾。
而《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摽有梅》是《国风·召南》的一篇,《野有死麕》也是同此一地的民风,诗以『吉士诱之』起首,约会开始。正好对接《摽有梅》的结尾。
5
这个弯儿如果转过来了,初恋的体香自在其中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