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下午 于 2024-7-2 12:39 编辑
三姐妹里,我最不起眼。姐姐能干,妹妹聪慧,就没我啥事儿。
要说,谁甘于隐身,我倒不觉得。能够人来疯,让父母无奈,又宠溺,是一种幸福;而我呢,若试图作妖,估计还没作起来,就会被当场打疯。
所以,年少的我,习惯性放轻、放缓脚步,影子般来去。
我若得了一张奖状,对比满墙姐姐的,便不免自惭形秽,连宣告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就只剪下奖状的花边收藏起来——算是某种自我珍惜和祭奠心情。
但,我依旧会有期盼。就比如,家长会。
我父亲总是忙,他是村小的校长,还包班的那种。在他的层面,有足够的理由,拒绝出席我的家长会。在我的层面,却是不能接受,就像我是被世界遗忘的孩子。
在父亲无数次拒绝后的一次,我骨子里的叛逆终究爆发了,跟我父亲大哭大闹了一场。哭闹的内容大概是,别人家成绩不好的,顽皮捣蛋的,父母都不曾嫌弃,我难道是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又不曾给家里丢脸,凭什么不参加我的家长会云云。
那一次,父亲去了,参加了我的家长会。
但,他却找了我班主任茬子,说都给孩子灌什么迷魂汤了?弄得孩子在家里大闹天宫?一个家长会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让他不得不放下工作?
真是想钻地缝,却又无处可钻。
我躲到老师寝室哭了一场。班主任送走我父亲,回来揉着我脑袋瓜子,温声安抚说,我们小蓉蓉是个善良的女孩,你父亲是个好老师、好校长,他真的是很忙,你要看到他的好,谅解他的不好,知道吗?
而那时候我生出了再也不奢求谁的陪伴,进而“远走高飞”,离开无爱无情的家的念头,也生出了“我若有个孩子,一定不让他孤零”的想法,想得更多的却是,找个人谈一场恋爱,享受关注和被关注,需要和被需要的感觉。
这,也是我后来当了老师,担任了班主任,认真说服每一个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并且要参加家长会的缘由。
哪怕仅仅是晃荡一圈,看似没什么收获,其实就孩子层面,都是有效果的——起码让孩子知晓,他是有人爱的,有人监管的,不能太恣意,太放纵……
后来我不当班主任了,还有很多任教班级的孩子私下邀请我,说老师你能不能抽空跟我爸妈聊聊?
为嘛需要我“聊”呢?
因为很多家长,他们如我的父亲一般,其实是爱孩子的,只不懂正确的表达,反而把孩子越推越远了。我大概是在工作、成家之后,忽而发现父亲老了老了,才牵连起来很多生活细节,发现他不是不爱,而是不懂家长角色该怎么演绎。
而这份“不懂”,差点让我误入歧途。
所幸一路走来,步履歪扭了些,我依旧在轨道上。且还能以自我经历为戒,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尽可能保证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天跟谁聊起的?我忘了。他说,而今的教育,孩子成绩看不到,老师也没讲个什么,孩子都不出席,家长会真没有收获。
我有瞬间的呆怔。随即反应过来,“家长会”虽是家长应邀出席,它的举办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啊!孩子有感觉,有感恩,有惜福,知晓家长阶段性陪着,家校随时能互通……就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其他,我套用网络语,叫:要什么自行车呢?
家长真要有什么收获,还得主动的、深度的,跟老师沟通才对。包括跟孩子的相处技巧什么,都需要一对一进行……
仅凭一、二小时的学期家长会,顶多能泛泛了解孩子的状态,又不是专门为家长举办的课堂,比如我设置的《爱孩子,请你以正确的方式》,或者《陪伴,是最长情的表达》,再如《孩子身上,有你的影子》,如此等等。
跟我聊及“家长会没收获的”,可能都不曾意识到,这个“没收获”的认知会通过言行传递给孩子,也许便是另一种负面影响。那么,这一场家长会真是白开了,后面的家长会——也可能都白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