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指尖弹出盛夏 于 2024-6-29 17:38 编辑
提到古代印度的种姓制,最好不要望文生义,从字面上去理解。现在学者对印度种姓制也没法给出准确的定义。种姓制在印度叫瓦尔纳,一般来说,种姓制是东侵的雅利安人带来的,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遂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分为两种等级,一个叫雅利安瓦尔纳,一个叫达萨瓦尔纳。但有学者考证古印度在南部的达罗毗荼人也有种姓制,瓦尔纳原意是“色”,指的是肤色,这说明最初瓦尔纳是靠肤色界定的。古印度次大陆这片土地上人种复杂,地理位置上大部分处在热带地区,许多人种多半皮肤黝黑。创造哈拉帕文明的达罗毗荼人原来也是移民,后来时间长了也成了土著居民,估计皮肤也是酱油色。雅利安人是希特勒推崇的人种,特点是不是金发碧眼不敢说,但无疑是白人,雅利安人一到印度,与土著居民形成黑白对比,瓦尔纳就这么定了。当然我这样以为,雅利安人带来的只是种姓制的雏形,这种等级制度最终还是在印度本土上、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完善起来。
雅利安人在次大陆站稳脚跟后,慢慢又开始分化,按照他们的编排,众神将祭祀的原人分成几大块,遂化为四大种姓,头部成了婆罗门,上身化成刹帝利,腿部化成了吠舍,至于双脚则化成第四种姓首陀罗。附带说一下,这种原人化身四大种姓的神话很可能就是盘古开天的模板。四大种姓就这么排了座次,婆罗门是神职人员,刹帝利则是掌握军政大权的帝王将相,吠舍是从事生产的手工业者、商人,前三者都是雅利安人,首陀罗则不是,地位卑微,属于被压迫剥削的阶层,当然还有更低的贱民。
四大种姓的划分仅仅是粗线条的,还是理想化概念化的东西,就好比美术中的三原色,现实世界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间色和复色。时间在前行,历史要发展,种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种姓制首先注重的是血统,高等级的种姓如婆罗门、刹帝利都珍惜自己种姓的血统,但人要繁衍后代,总要娶妻生子,所以种姓制都将混血视为极大的罪愆。自家血统高贵,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种姓制实行的是一种严格的内婚制,绝不与其他种姓的人成亲婚配。不过这样下去又不免造成近亲繁殖,于是高等级的种姓集团也奉行一种外婚制,不得与父系7代以内的子女和母系5代以内的子女成亲。此外高种姓的可以与低种姓的人结婚,此之谓“顺婚”,于是种姓制渐渐有了新的构成,瓦尔纳后来改叫迦提。
种姓制首先体现的是职业的分工,婆罗门、刹帝利都是高贵阶层,是不从事生产活动的,吠舍、首陀罗才从事劳动生产活动。头衔、身份、职业都是世袭的,代代相传。但后期世俗王权开始强大,开始凌驾于宗教僧侣阶层,后来的佛教就将刹帝利分为第一种姓。但总的说来种姓的座次虽有波动,但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与种姓制形成标配的自然是小国寡民的封闭社会,人的活动范围很小,约束在同一阶层的交际圈子中,千百年来都是如此,真正动摇种姓制度的是带着热兵器到来的西方人,一声炮响也带来了西方的生产方式和一整套价值观,贱民阶层反抗压迫的运动此起彼伏,古老的种姓制遂衰落下去,当然这是很大的话题,这里不说了。
种姓制度从形成开始,一直渗透在印度人物质、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回顾印度历史,雅利安人自印度河流域从深入到恒河流域,从本来的畜牧业到开始经营农业生产,印欧语系的人与泰米尔语系的人交往同化,期间几次外族的入侵,经历了两三千年,面对社会分工,文化融合,种姓制能不断适应形势,增添新内容,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这背后一只手---无形的驱动力就是婆罗门教。
古希腊哲人不断追问世界是什么?古印度哲人不断追问我是谁?我们古人好像不曾这样自问过,呵呵。婆罗门教认为世界有一个绝对的实在,叫梵,每一种生物都有灵魂,人类的个体灵魂叫奥特曼(阿特曼),他只是梵的一部分,不生不灭,人的最高追求就是梵我合一。肉体只是灵魂的一件件衣服,肉体死去,灵魂会进入轮回,再穿上另一套衣服。婆罗门教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轮回业报。这种业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命”,你此生所受的各种苦难折磨,都是你的冥冥中无形的命------业力所注定的,所以世间的所有不公平都体现着一种公平,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要想摆脱这种轮回噩梦,只有进行刻苦修行,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在苦行中跳出轮回得到永生。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种姓制其实也是一种教阶制度,婆罗门教的欺骗性是昭然若揭的,面对社会的不公,人们渴望改变现状、改变命运,进而改造社会,这种强烈冲动仿佛一颗炸弹,婆罗门教则悄悄拔去了上面的引信,把渴望现实行动的人们带入修行的深坑之中,原本渴望摆脱奴役、改天换地的人们一个个陷入冥想,开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于那些有着更大的社会野心、企图追求更高地位的人,以及对于那些对种姓制度不满并试图加以改造的人,出家、苦行不仅能带来很多追随者,满足其追求地位的要求,还能消磨其意志,摧垮其身体。这样,印度教设计的这一巧妙机制,把所有的社会不满以及所有‘过剩’的社会能量,统统引导到逃避和自我折磨的道路仁,使其无法形成足以撼动种姓制度根基的力量。”(尚会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