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全市开会时,下发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改革方案讨论稿。
这样的内容我们一般都是先拿着讨论稿做好图解(因为整理加图解的制作一般需要一天),然后等讨论过后,方案一通过,第一时间便在新媒体推出。
我安排了编辑小C制作。刚做开,新媒体主任就问我:这个内容什么时候推?我说,现在正在做,什么时候推,等通知,但是这样的东西一般要等市委正式公布才能推,我估计怎么也得过了这个周末推了。她说好的,那我让我们这里的编辑随时和你联系。我说,行。
这里出现了两个重要误差。
第一是,我说的“估计”,不是真的不确定,而是我的说话风格,一般不把话说死,所以我说”估计“,其实我是百分百确定这个周末不会推的。
第二是,她说的”和你联系“,她的”你"是指部门,和“你们部门”联系;而我理解的“你”,就是我本人。
这两个重要误差直接导致了乌龙的发生:周六下午,没有任何预兆的,这个还未定稿的讨论方案以一图读懂的方式在我们的公众号上推出来了。
我赶紧给新媒体主任打电话,新媒体主任说:我们编辑说问过你们今天的值班编辑小S,小S说,你们今天不发,但我们可以发。我又赶快问小S。小S说,我从后台看到这个图表,对他说内容已经做好了,但我们不发,你们发不发我们不管,具体你得问制作图表的编辑小C。我又问小C怎么回事,小C说,新媒体编辑给我打电话问我那个图表还有没有什么改动,我以为你们已经沟通好了,所以就把原图给他们了。
我又反手给新媒体主任打电话,想沟通一下以后这种重要的事情最好是我们直接沟通,不要让编辑们互相传话。
新媒体主任大概以为我想推卸责任,所以很激动:我那天说得清清楚楚,是让我们的编辑和你们的编辑沟通。
but,可我听得清清楚楚你说的是:让我们的编辑和你沟通。
当时谁也没录音,再说下去就成了罗生门了。
好吧,整件事情我是牵头人,别说我可能确实有表达方式让人误解的问题,就算我完全没责任,只要发生了,我就是第一责任人,我就得担责,没说的。
要求别人改变工作方式总是不厚道的。只能要求自己部门的人:以后我们制作的东西无论给谁提供必须通过我。
提了这个要求,心里好不是味道:怎么感觉自己这么揽权?而且做点东西还藏着掖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