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的体验,基本是一致的,这里说的一致,不能说在数量上是完全相同的,因为每个人的体验,和自己的生活和感触有关系,所以,这里说的体验一致性,只是某种体验,如果你我都有,那是差不多的。好比我们吃了甜味,那感觉是差不多的,生老病死,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你拥有的体验,我未必有,我拥有的体验,你也未必有。
有句老话说,饱汉不知饿汉饥,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穷人也不知道富人拥有财富的那种感觉;单身的人,无法体验配偶带来的冲击和温暖;自幼丧母的人,则不知母爱为何物。从这个角度去看佛法修持而带来的体验,是修持者比普通人多出来的部分。
佛法的流传,依靠的是语言文字,他们在谈论什么呢?他们讲的就是普通人没体验过的东西,这些体验并没有多大的差异,然而,讲述这些体验,却是多样性的。这好比我们高考的命题作文一样,假如题目是《感冒的感觉》,或者《感冒的感受》,让全中国的学生去写,保证没有完全一样的讲法,有的人甚至完全找不到说法,有的人能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种种说法,来表达感冒这种体验。中国每年有1000万的高考生,则有1000万的说法。这1000万的说法,比对佛陀的84000门说法,显然还是这1000万的数量大得多,于是,我也就对八万四千门说法感到不惊奇了。
为何一件事,佛陀要有几万种说法呢?那只是因为他善于说法,佛陀不像我们的语文老师,对着全班同学,只有一种说法,佛陀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目的都只是让他们明白哪个具备一致性的体验而已。佛陀时代的受众,可想而知,没有多少文化,各有各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五花八门,佛陀根据每个听众的状况切入,变着花样讲同样的道理。所以金刚经开篇须菩提云“至尊善嘱咐诸菩萨”这事是千真万确的。
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法,这些法就是相对的,于是法和法之间未必就是一致的,甚至在意思或者文字上,还有可能是矛盾的。好比要过渡,听者有船,佛陀就建议他坐船过河;而听者有桥,佛陀就建议他走桥;而如果听者甚至能游泳,佛陀也可能叫他游泳过去。所以,我们不能把坐船、走桥、游泳这些意见看作是自相矛盾的。这只是殊途同归的讲法。佛经在脱离讲法的背景或者语境下,成了文字,后世的人阅读,无法进入语境,而在字面寻觅,就很难找到答案,甚至会因为文字和文字的冲突,而各执一词,不见本意。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文字障。
明白体验一致性和表达多样性,再去阅读佛经,我们就不会迷失在文字的表面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