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思维如“驴”
查看: 5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如“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10-15 07: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7-10-15 07:36 编辑

   

                       思维如“驴”
   

        那日朋友问我怎么看全国各地很多中学公开砸或者损毁没收的学生们手机的事件,我如是回应:

       思维如驴。

       并不是刻意想骂人,只是觉得如果学校仅仅靠着这样的办法,就果然能禁锢住学生,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坐在书桌前,未免笑话了点。

       往前推好几千年,大禹比他爹聪明,知道治水这事儿,堵不如疏,所以,历史今天还在说大禹,没人儿说他爹。

       驴这种东西,脾气大的很,自以为是的很,所以,驴脾气由来已久。

       当年朝鲜那部所谓让人们哭的稀里哗啦的电影《卖花姑娘》里有一句让我记了大半生的台词:如今天上飞的有飞机,地上跑的有火车,而我们的祖先却穿着长马褂,骑着小毛驴儿……

       如今,我们这位“妙邻”都知道满世界玩核讹诈了,为何我们一些所谓原本该超前的教育工作者,思维却如此固化石化?

       且不说从法律的层面,学校此举早已经是侵权,涉嫌毁坏私人物品,就是从最简单的道理上说,以校方的名义,肆意损毁他人物资都是违法的。学校原本该教书育人,守法遵纪表率在先,却用如此粗暴的方式,这是玩“以暴制暴”的节奏么?

        现在的孩子难管这是事实,而学校规定不允许带手机,尤其不能在课堂上玩,这都没错,你学校完全可以执行纪律,该没收没收,该收缴收缴,但是,请注意,这不是你的终极目的,你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能静下心在校园里安静的学习,而收缴没收了人家手机,在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后,必须返还给当事人,这是起码该做的事情。

       收缴了“违规”学生的手机,还要当众销毁,水淹锤击,弄出这样的动静,无非是杀鸡儆猴,可是这并不能树立你教育该有的权威和尊严,相反给人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

       而这样的事件,居然愈演愈烈,很多地方的学校居然竞相效仿,这不是一个什么好信号。一个号称完善法制的社会,怎么会允许这样的荒诞行径。

       除非国家立法层面有这样的法律条文出现,否则任何学校这种损毁学生们手机的行为,都属于违法,必须纠正。

       你的工作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用最简单原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提请做这些事情的学校注意,你们现如今是没遇到那种喜欢较真的人,真的遇到了,在这件事情上,你们必定输。

       尽管你们的理由看起来很客观,但却不充分。让学生们收心,安静的坐在课堂读书学习是你们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长们的责任,简单粗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倒是可能引发极端。

       一枚硬币永远是该有正反面的,如果靠着震慑式的教育能达到所谓的效果,这效果也长不了。

       电子传媒的时代,手机是一种巨大的信息承载体,它的互动以及便利,早已经被国外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我们却要视为洪水猛兽,除之而后快,这思维未免过于简单了。

       在严厉管控学生的时候,谁来管控那些靠着所谓“补课”赚的盆满钵溢的“人民教师们”。他们形成的危害性以及负面影响力,绝不亚于一个个违规带手机入课堂的学生们。

       话题至此,只是想表达,学校的规矩没什么错,学生有错该纠错,但是,利用违法的方式纠错,这是不该发生的。

        学校应当有一种兼收并蓄的情怀,辅之以严厉的教育感化,这已经不是那个粗暴的年代了,靠着简单化的思维模式树立起来的“权威”,站不住。

        闹剧可以休矣!
      

                                                                     2017年10月15日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5 08:27 |只看该作者
堵不如疏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5 08:55 |只看该作者

教室前面放一个置物篮,上课时间手机上缴,下课的时候自己领取,老师也是如此

这是我这边很多学校的做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10-15 20:26 |只看该作者
没有否认手机的学习功能性,也没有否认手机的便捷。

但真有几个孩子用来学习?不说孩子们了,就是大人,又有几个在用它学习拓展知识?

不是说非要假装进步不行,而是孩子们包括很多很多的家长都沉迷其中。

我一个同事,智能手机扔一边,老人机用着,一年考过3门专业,试问,如果他天天微信看新闻会是什么结果。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对人的影响堪比鸦片。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10-16 16:29 |只看该作者
国人对待自己不喜的人和事,都是这个思维习惯,
要么是值得表扬的,要么是必须禁止的,没有兼容地带。
我们太浮躁了,做什么都要吹糠见米立马受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