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色槿 于 2012-3-16 21:25 编辑
【难忘知己】 ——可可的《天边》
相应昊哥的号召,追怀一下在知己的日子;人生苦短,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一段岁月。 作为人,我们都有善恶的两面,一生的修为应是扬善抑恶吧,至少我们应学孔雀,知道开屏要展示自己美丽的一面。 由岁月,我想到生命;由生命,我想到珍惜;由珍惜,我想到一个知己的朋友,所以,我首先要怀念一位知己的朋友。由此,方懂得珍惜今天相聚六星的朋友。 她叫可可。 ——题记
自建立QQ空间,一直没有进行过有关音乐方面的操作,平时进去无非发点日志或玩玩游戏之类。去年5月下旬,少驻太行山月余。一天,从修志故纸堆里走出,登陆QQ,打开空间,一眼看到可可收藏的贺西格《天边》音乐;点开,是一首马头琴曲子。旋律动听略带忧伤,似乎在一首什么歌曲中听到过。因为喜欢,就收藏了,并作了点评,大意是人籁之音,声声见心。不几日,还看到可可的回复,总是“大诗人”相称,我说妹子你就不要揶揄我了。之后,我还专门网上查听了贺西格的其他马头琴曲子。 《天边》一曲,来自贺西格被誉为“深情悲悯之声,空灵奇绝之境”的马头琴专辑《归来的马》。这细腻如小提琴,醇厚如中提琴,深情如大提琴的马头琴,我一直很喜欢,没缘由地喜欢,总觉得马头琴深蕴广阔草原千里骐骥的神韵,激越时如骏马奔腾,如泣如诉则满含“马语者”般的深情。我猜想可可喜欢《天边》,一定是喜欢那触及灵魂的幽远和宁静吧。 6月底返沪,瞎忙中又病卧了几天。7月7日这天,病愈后我刚进QQ空间,就看到紫馨的博文《沉痛哀悼生死别离的妹妹——可可》,方知可可竟于前日转身而去,“在大家不知中飘渺而去了,为自己划上一道凄美的弧线,孤单去了天国。” 哦,可可,你已独自走向了遥远的天边! 认识可可缘自知己网,也有些年月了,虽然聊天不多,但对可可印象很好,正如她自我描述的那样:坦然、淡定而淡雅。我能感知,这个警察妹子年轻时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如今人到中年,还一一努力实现着。一次QQ里与可可闲聊,当得知我所住地段,可可说就距离而言,无论单位还是住所,我们都是邻居。前年,我就听可可说有胃病,算是同病相怜,我告知可可曙光医院有好的专家,推荐她去看看,并约她有空出来坐坐,交流一下战胜胃病的经验,可可说好呀。后来彼此忙,就疏于联络了。看了紫馨的怀念文章,才知道这段时间,可可一直在与病魔顽强战斗。 可可,你的胃病绝对是耽误了,你太不会照顾自己了! 后来到可可的空间里一转,看到她2010年3月7日写的《天边》日志:
是委婉的叙述,如清澈剔透的涓涓流水;是淡淡的忧伤,如豪迈奔放的牧民那低沉苍凉的哀怨。贺西格用马头琴演奏的乐曲《天边》,把人带入一种无限遐想、无限宁静的意境,让人心颤,让人痴迷。它荡涤了城市的浮躁与喧哗,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升华。天边是那么的遥远,但是,当真情来到你身旁,天边又是那么的近。愿真情流放到天边!有人说听贺西格的《天边》时,极易让人想到灵魂,草原的灵魂,马的灵魂,人的灵魂…我用心在聆听《天边》,我流着眼泪欣赏着《天边》。
很想对可可说,马头琴演奏家者贺西格长着一张刚毅的脸,却有着细腻的情感,他的《天边》有淡淡的伤感,却是心声细腻真挚、淳朴流畅的流淌,一如你的情怀。 虽然一直未及与可可谋面,但是可可照片的英姿已然如晤。我知道可可是喜欢音乐的,音乐可以带给她心灵的抚慰。可可,我今天知道了贺西格《天边》的旋律来自布仁•巴雅尔《天边》的歌唱:
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 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 我要登上 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 我要跨上 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天边有一棵大树 那是我心中的绿荫 远方有一座高山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 我要树下 树下采集 去编织美丽的憧憬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 去追寻你的足音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 奔驰在草原的深处 我愿与你展翅飞翔 遨游在蓝天的穹谷
马头琴如马语,马语常有悲声。 《天边》,这是目前为止,我空间里转收藏自可可的唯一一首曲子。我想今后每听此曲,一定会看见可可在天边,安详中带着淡淡的泪水。 可可,你一路走好! 有那么多朋友记挂着你,你听见紫馨姐姐呼唤你了吗?——“可可,我会珍惜你的友情,永远的记住你——我有个妹妹叫可可。” 我有个妹妹,她就是可可。 2012年3月15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