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疯老爷子 于 2019-5-22 20:59 编辑
小时候,我家对门的二表叔家有三间厢房,窗户朝西,一到冬天,厢房里就不断的传出“蛋蛋蛋蛋大、蛋蛋蛋蛋大”的声音,声音悠扬,悦耳动听,左邻右舍都能听得到,这是弹棉花的声音。每年冬天,我们生产队都借用二表叔家这三间厢房当棉花坊子,安排两三个会弹棉花的社员,在这里弹棉花。经不住这种美妙音响的诱惑,我偷偷的嗫进去看过,一看就喜欢上了弹棉花这门手艺。这哪是在干活儿呀?纯粹是在玩儿,比我们平时玩的土游戏还好玩儿。
棉花坊里靠门口的地方,放着一台轧棉花的机器,那时候村里还没有电,机器是用脚踏着转动的,因为有一个铸铁的大飞轮,人们叫它棉花车子。我三叔是这台棉花车子的轧花工,他两只脚不停的踩着棉花车子的踏板,两只手连续不断的往入料口里抖落着棉花籽棉,经棉花车子轧过的棉花籽棉,棉花籽被撵了出来,就成了皮面,皮面要经过弹棉花的弹好几遍,才能当棉花使用。最吸引我的,是那明光铮亮造型美观的弹棉花的大弓子。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一个弹棉花的弓子,为什么要做得那么漂亮。弓子有两米来长,有大人的胳膊那么粗,香椿木的,通身都有漂亮的木纹,音乐会上的竖琴都没它好看。不用的时候挂在屋里的墙上,就是一架精美的艺术品。还有拨打弓弦的木槌,也是香椿木的,槌头像缩短了的酒瓶子,中间有一道坎,造型也十分漂亮,要不亲眼看到弹棉花的,是很难把它与弹棉花联系到一起的。棉花弓子很重,一头在房梁上吊着,弹棉花的人一手握着弓柄,一手挥舞着木槌,先用木槌敲几下弓弦,发出“蛋、蛋、蛋”的声音,目的是使棉絮缠绕在弓弦上,然后用木槌上的坎弹拨一下弓弦,弓弦就“大”的一声,把棉絮崩得向一个方向飞扬,棉絮里的杂质,同时被崩出去,这就是弹棉花的原理。为了防止飞扬的棉花毛吸入肺里,对健康造成伤害,弹棉花的人,鼻子下都戴着一个棉花轱轳,棉花轱轳的两段,被捻成了细绳,挂在两只耳朵上,很像古装戏里的髯口,戴上这个“髯口”,弹棉花的人不论年龄大小,都成了白胡子老头。那时候口罩还是奢侈品,在农村很难买得到,就是买得到也买不起,戴着棉花轱轳,虽然滑稽可笑,但作用并不比戴着口罩差。
在棉花坊子呆得时间一长,我三叔就往外撵我,怕我吸入棉花毛。经过软磨硬泡,有次三叔也开了恩,亲手为我做了个棉花轱轳,让我也戴在了鼻子上,还允许我帮他们干一些活儿,比如踩棉花车子,团半斤一个的棉花瓜子,还把木槌要过来,让我敲打了一下弓弦,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留给我的美好记忆一辈子也不会忘。
村里扯上电以后,买了弹棉花的机器,就再也听不到“蛋蛋蛋蛋大,蛋蛋蛋蛋大”的弹棉花声了,我妈说机器弹的棉花絮棉衣棉被还可以,纺线不如“蛋蛋大”弹的棉花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