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哲学沉思录》,前半部分论证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哲学基石:我思因我在。后半部分,主要是在这个基石之上做推论。
他借用的推论的形而上学判断是:万物皆有因。
既然怀疑存在的原因,是“我”的存在,那么,“我”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他说不知道,但是哪个“因”必须存在。
他的这个“我”是一个抽象的类的概念,不是单一的每个我,单一的每个我的因,可以说是父母所生,但这是具体而言的讨论,不是哲学的讨论,哲学是抽象的。
笛卡尔在这个推论的路径上,给“我”找了一个单一的因(这个单一的因,后面讨论逻辑性)。
他说,如果有一个东西的存在,不以别的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是自己的因,那么这个东西就是自我圆满和永恒的。因为“我”们是会消亡的,所以,我们必须依赖一个它因而存在,继而推论之,因的因的因的因,哪怕有无穷的推论,也必须会来到一个自我圆满的因,不依赖它因而存在。这个自我圆满的因,就是上帝。
笛卡尔的推论,证明上帝的存在,被他的哲学友人所反对。其实我也一样反对。
“我”存在必有因,我没意见,但是“我”的存在,可以是单一的因,也可以是多因聚合。笛卡尔并没有证明我的存在必须只有单因。恰恰,地球上事物的存在,恰恰是多因聚合的。例如树存在,就是因为有土壤、空气、阳光聚合的,而土壤、空气、阳光,和构成树的元素已经毫无关系。
这么一分拆,构成因的因是多支的,无穷地推论分拆下去,因子越来越细越来越小,最后都变成了基本的要素,去到量子世界,霎那湮灭的世界,可能就是无中生有的,上帝并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