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专家的脑子及其他
查看: 78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的脑子及其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9-12-16 09: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9-12-16 09:09 编辑





                     
      
                                         专家的脑子及其他

   周日早起,牵着我家的小狗,悠哉游哉的去海边公园转一圈,这一圈安步当车,大约四千多步,走得不快,看天看地,看海看人,这基本是我每天早晨的“必修课”。

   走了不多远,手机有提示微信有朋友找我,打开一看,是我的发小同学,他给我发了一个文章的链接,我打开链接,看到这样一篇题目的文章《发改委官员重磅结论:东北人才外流是因为天冷!》,我哈哈大笑。

   同学问我怎么看这篇文章,我问他:你怎么看?

   他的回答倒也简洁:这厮放屁。

   我大笑:粗野了!

   他对我说:你经常写点时政文章,赶紧写个帖子骂骂这厮。我回了一个表情,顺便拍了一张在海边的图:正遛狗呢,哪有闲工夫。

    话是这么说,回到家,百度了一下这位范副秘书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

    然后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这篇文章,其实这个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这种奇谈怪论,也算是一种表达。他在某论坛上声称:东北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人才流出严重,吸引外来人才不足,高端人才短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不仅南方人不愿去,东北本地人也更愿意到南方工作。

    这段话的表达,从前半截看思维是清晰的,但是后面之所以跑偏,大概是这位范副秘书长实在无法更合理的解释东北目前的窘迫和尴尬,干脆拉着老天爷,拽着天气背锅。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这位范副秘书长心里明镜,但是不敢说实话而已。

    此言一出,网友们不买账了,各种回应让人捧腹:

    1. 欧洲比非洲冷的多,为啥欧洲人才不外流到非洲?
    2. 美国比墨西哥,牙买加冷,为啥美国的人才不外流这些国家?
    3. 北欧随便拎出来一个国家都称得上寒冷,人家没有人才么?
    ……

   当然,这种较真有点抬杠的味道,但是,范副秘书长的立论基本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这是事实。

    把东北人才外流,引不进高端人才的锅甩给天气,这实在有点滑稽。东北总体经济下行的真正原因,稍微有点常识的都该知道,几十年的过渡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的墨守成规,观念理念的全方位落后,体制的沉疴,大一统的传统工业布局等等,这些才是导致东北经济如今一蹶不振的主因。避开这些主因不谈,弄一顶怪罪天气冷的帽子来解释东北目前的状况,范副秘书长你觉得东北老百姓会认同吗?

    没有好的人才政策,没有稳定的人才结构,怎么可能留住人才?这和天气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避重而就虚,是我们很多官员乐此不疲的事情,按照这位范副秘书长的推论,我们外流到国外的人才,是因为北方冷南方太热吗?

    所以,范副秘书长这种睁着眼睛信口雌黄的表达,别说没有基本的常识,连基本的道理都没有。

    不从根本上看问题,或者心里揣着明白,环顾左右而不敢言,这是当下很多官员专家们喜欢的套路,但是殊不知,老百姓的智商系数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不堪,所以,这种近乎于弱智讨骂的表达,最好是想清楚了再说。

    按照这位范副秘书长的表达,振兴东北就是一句空话了,因为天气那么冷,没有人才来,有的人才也要跑,这表达怎么与中央的坚决振兴东北的态度背道而驰呢?作为一个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把东北人才外流,人才难进的情况归咎于天气,这学问实在太肤浅和荒唐。

    这得多么短路的脑子,能得出如此荒诞的结论?这就是传说中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吧?!

    其实,你可以不说,但是,为了讨巧投机而说,基本就是弄巧成拙了。

    就是这样!
   
                                         2019年12月16日星期一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19-12-16 12:58 |只看该作者
东北是挺冷的

今天大连下了一场雨。阴森森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2-16 13:06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9-12-16 12:58
东北是挺冷的

今天大连下了一场雨。阴森森的。

你这样的人才居然没冻跑路实在不可思议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2-16 14:15 |只看该作者
闲散之人 发表于 2019-12-16 13:06
你这样的人才居然没冻跑路实在不可思议

主要是没人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2-16 14:18 |只看该作者
百度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中国步入“专家”误国时代 共享文档
2011-05-01 1页 1.9分
用App免费查看

中国步入“专家”误国时代

3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的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各地相继采取限电和让电措施。用电淡季缘何缺电?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卫斌在接受中新网能源频道采访时表示,电煤供需矛盾是造成此轮“电荒”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上调电价。
    中国现在有一批“专家”,顶着“专家”的头衔,干着操他娘的坏事,不仅让“专家”的名誉扫地,公信全无,更是成为祸害百姓,扰乱国家正常秩序的推手。这批专家们在出现“油荒”时,论调只有一个,那就是燃油涨价;出现“电荒”时,呼吁涨价来消弭电荒。假如哪天出现“粮荒”,国将不国之时,这帮牛逼是不是也呼吁涨价,让所有百姓吃不起粮食,饿死就可以解决“粮荒”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12-16 14:18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百度的文字。不是我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2-16 14:19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专家,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一群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2-16 16:13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专家“水平真高”,天气都背锅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2-16 16:16 |只看该作者
东北经济之所有下滑,资源枯竭是一个方面、人才流失是一个方面,但是重要的是政府官员的思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南方之所以能繁荣与人的思想有很大关系!现在不但是东北山东经济也一个鸟样!安全、环保让很多企业关闭停产。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2-17 00:3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再折长亭柳 于 2019-12-17 06:02 编辑

若论气候,我还真不喜欢东北,太冷,尽管我的许多亲戚都在东北,但我基本没去过。

靠谱点的说法:东北的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1、工业技术装备老化 2、不利的经济结构 3、市场经济的冲击 4、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具体:


1、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目前吉林省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左右,60%以上的还处于70-80年代水平,另外还有15%的工艺装备仍停留在50-60年代。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上不去,直接导致了产品档次低、产业升级慢,产品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2、不能忽视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它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在29个行业中,1998-2001年相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相应行业的只有10个,而相对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的达19个。

从产品结构来看,产品类型单一,东北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1998-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

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所有制结构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仅以吉林为例,国有经济占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6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现在国有企业占有的固定资产比重达88%。

3、三大原因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产生 :一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时间比较早,一些产业进入衰退期,市场竞争力下降,而替代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巨大的困难。二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三是体制转换的迟滞与转换成本的制约。中国老工业基地问题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产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12-17 05:41 |只看该作者
  专家们常常感觉百姓们都傻!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12-17 06:03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9-12-17 05:41
专家们常常感觉百姓们都傻!

咱老百姓已经不好糊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12-17 08:11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呢?

那些满腹经纶,身居高位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奇葩的言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12-17 08:52 |只看该作者
专家就是专家,脑子即没进水也没短路。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12-17 09:00 |只看该作者
敢理直气壮地瞎胡咧咧,他自然不管小老百姓愿不愿意听,自然有人爱听。
虽然贵为发改委副秘书长,他也得受人辖制,东北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他不敢说也不能说,他也需要混生活混社会,得罪老百姓他不在乎,得罪达官显贵,绝非他所愿。
要是我,人才为什么留不住,我才不说。这叫明哲保身,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12-17 12:32 |只看该作者
莫邪 发表于 2019-12-17 09:00
敢理直气壮地瞎胡咧咧,他自然不管小老百姓愿不愿意听,自然有人爱听。
虽然贵为发改委副秘书长,他也得受 ...

敢说真话的,都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12-21 17:25 |只看该作者
杭州阴天下雨的冬天,比东北冷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12-22 20:0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东北是冷,如果收入高就不冷了,南极考察不是也有人搞吗,主要是收入问题。
东北重要的是高新企业不多,狼多肉少,工资低,很多大学生很少回到自己城市就业。
辽北一般就业工人工资不到四千,技工也不到六千,如果这两类人员去江南沿海城市工资提高三分之一以上。
还有就是国家投资项目一般也南移,东北没有投资必要,除了生产粮食就已经回归北大荒了状态了,当地大学生南下就业,来北方发展的南方人也回去了,北方发展经济的前途令人堪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12-23 07:36 |只看该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发表于 2019-12-22 20:09
东北是冷,如果收入高就不冷了,南极考察不是也有人搞吗,主要是收入问题。
东北重要的是高新企业不多,狼 ...

干脆就搞特色农业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12-30 19:32 |只看该作者

二条子你给出一个主意呗,咳咳咳。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12-30 21:42 |只看该作者
山南海北一顿逛 发表于 2019-12-30 19:32
二条子你给出一个主意呗,咳咳咳。

你谁呀?大秃?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12-31 16:39 |只看该作者

不是武宫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0-1-1 03:30 |只看该作者

你是。。。。。。。。?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0-1-1 07:10 |只看该作者
认认真真搞形式,踏踏实实走过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