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就闲扯几句所谓“三国”。
仔细想起来,把中、美、俄比喻成历史上的“三国”还真有点意思。
我们来回顾一下三国的定位,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诸葛亮曾经就给当时的天下局势下了一个定义,叫“天时、地利、人和”,他说,曹操居“天时”,孙权居“地利”,现在只剩下“人和”,他说刘备要选择这个条件,这样就形成“三分鼎足”之势。
很显然,诸葛亮的意思是说,刘备具备了这个条件并不是就具备了一统天下的能力,而是要和当时的曹操和孙权平分秋色,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也就是说,诸葛亮那个时候就觉得,最佳的效果就是鼎足分立。
刘备后来果然就按照诸葛亮的谋划,集中精力在网罗人才上下功夫,这样才取得了蜀国的地位。
后来刘备死了,诸葛亮所谓继承先帝遗志,六出祁山打算恢复中原,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这就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来历,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诸葛亮的《出师表》里看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我们把当时三国的历史放到今天真的有些相似,比如,我认为现在的美国就好比当时的曹操,多年以来占尽天时,势不可挡。解体后的俄罗斯就好比孙权,因为俄罗斯有地利之便。那么中国就好比刘备,只好取人和。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中国的外交路线也是这么做的。
说美国占尽天时是因为,美国无论是经济,军事,资源,等等都是不错的。说俄罗斯占地利是因为,俄罗斯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两点是,我们都是不能比拟的。所以,中国居“人和”好像是唯一的选择。
有人会说,我们国家不是也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吗?的确如此,但是相比美俄我们还是差很多。
当然我要声明一下,我的分析是戏说,就是瞎侃,做不得数。
如果按照今天的世界局势,和我刚才说的用三国历史来衡量,有趣的事就很多了。
无奈,我最近被“柴米油盐酱醋茶”缠的很辛苦,今天就说道这,有时间我继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