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红星公社 也谈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查看: 950|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谈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5-8-29 08: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5-8-29 09:23 编辑

也谈读书: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文:公理力


  说起来,在中国,读书无用论的真正源头是毛。
  
  在其早期,倒不算明显,主要表现在不服喝过洋墨水者上,这倒也情有可原。例如,1936年之前在江西,他这个“土包子”曾受过王明、博古等挟苏共、共产国际尚方宝剑者的冷落和排挤,对立情绪导致这位一贯独立思考,对社会现实有深刻洞见,又有大抱负的非池中物,生发出对留洋派(包括周恩来)的不服、不屑,甚至看不上,完全符合其心路历程和逻辑。
  
  当政初期,怀着“进京赶考”心态,毛一度表现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各界名流和大学者们的尊重。但好景不长,1953年发生梁漱溟犯龙颜顶撞毛泽东事件,也包括毛对马寅初人口论的反感和批判,特别是以1957年的“阳谋”反右为主要标志,他对知识分子的反感就毫不掩饰了:  
  ——知识越多越反动,文革中知识分子沦为“臭老九”;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的“最高指示”);  
  ——报纸发表黄帅“反潮流”的信,张铁生考零分成为时代英雄等,成为读书无用蠢论大行其道的宣言书;  
  ——最后演变出凭手上老茧上大学的闹剧(电影《决裂》),即一代工农兵学员靠推荐上大学的怪现象。
  
  毛离世后,华迅速干掉四人帮,并于1977年让邓出来工作。邓主动要求主抓科技教育口,首先当机立断拍板:1977年冬恢复高考——不容许等到来年夏季,由此开启全国学子“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拼高考的新时代。
  
  邓还适时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新观念。一举清除了读书无用这一反智逆流。虽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类封建时代的提法没有复生空间,当年,出现一个流行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之还出现一个怪现象: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一律报考理工类学科,只有高考没把握、成绩平平的学生才会报考文科类专业。
  
  从新三届(77~79级)全国每年高考招生不足30万,录取率只有区区5%上下。发展到今天,每年招生达到千万人规模,录取率高达90%,这是西方老牌发达国家也望尘莫及的报考率和录取率。“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现象虽早已成为历史,但读大学依然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子们的首要心愿。由此也造就了一个巨大的私立教育市场,无数不入流、质量难以保障的私立大学应运而生,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必须说一句,中国的家长们,是全天下最可敬、最具牺牲精神、最重视子女教育的父母,没有之一。为了子女前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们上各种收费昂贵的辅导班、兴趣班,支持子女高考,更是情有独钟,义无反顾,以至于父母陪读(包括大学)成为国人创造的全球独一无二的奇观。
  
  而严峻的现实是,与当年读大学零学杂费且有助学金、毕业国家包分配的“神话”形成鲜明对比,今天的莘莘学子们,不仅必须支付高昂的学杂费,毕业即失业几成常态,甚至包括硕士、博士文凭拥有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读书无用论再次成为话题,并非全无道理。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初等教育的绝对必要性无需废话,就高等教育阶段而言,读书是否有用?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能够概括的,而是一个与自身条件、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诸多因素高度关联的复杂问题。
  
  笼统武断一点,人才可分为两大类:理论家和实干家。前者如黑格尔、马克思,后者如袁世凯、毛泽东。或许你会说,这些名人都是鹤立鸡群的大才,并非普通人,没有可比性。举名人的例子只是方便理解而已。
  
  你身边肯定不乏这两类人。有类人,夸夸其谈起来,头头是道,实干起来,真不行。而另一类人,嘴巴不见得怎么会说,但做起事来很能耐。就社会需要而言,这两类缺一不可。正如六星需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打造学者造型的高隐,也需要以横着走为能事的螃蟹。
  
  高等教育,不能说为培养前一类人才为主。很多专业设置,反而是以培养具有实干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目标。不幸的是,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后,往往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认知和期许,眼高手低,高的做不来,低的看不上。吊在半空,混得反而不见得比没有学历证者强。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如鱼得水,什么课程都不在话下,而有些人,即使再努力,成绩也总是殿后。难道人的大脑天生分两类,有的生下来就适合读大学,有的天生就不是读书的坯子?
  
  粗略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公某不这么认为。那么如何解释初级教育阶段表现出来的这种明显个体学习能力差异呢?
  
  用一句话回答,家庭养育差异至关重要,尤其是学龄前阶段。  
  中国家长最没抵抗力的一句话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要义是,起跑线在哪儿?
  
  胎教的影响尚未引起广泛重视,主因在于其具体内涵目前尚缺乏足够多成熟可信的成果支持。
  
  但学龄前教育的莫大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言。老话讲,3岁看小,7岁看老。这是很有道理的,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古老民间智慧的可信。
  
  最后,在结束这个帖子前,再罗列几条可供讨论质疑的个人观点:  
  ——不可否认,即使不提专业技能培养,读大学对一个人见识、修为等素养的提升,亦具有正面意义;  
  ——同样不可否认,人与人的性情、智力等存在后天差异,并非每个学子都适合读大学;  
  ——至少现阶段。一个国家,并不需要所有社会新人都具备大学文凭,高等教育冗余甚至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个人得不偿失、资源浪费等;  
  ——20~30%左右的优秀学子进入一流大学并继续深造是必要的,其余70~80%应考虑专科学院、正规技校或直接寻求就业。  
  ——资质一般、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和学子应该算一算“投入产出比,再决定是否读大学——尤其是那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大学。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理应严格把关私立学校的“入场”,尤其应严格监督、考评其人才培养质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沙发
发表于 2025-8-29 09:05 |只看该作者
有用无用自圆其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5-8-29 09:05 |只看该作者
这么长,我不用读都知道
你一个字都说不到点上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5-8-29 09:15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8-29 09:05
有用无用自圆其说。

呵呵,作为话题讨论,也包括了不求自圆其说的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8-29 09:17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25-8-29 09:05
这么长,我不用读都知道
你一个字都说不到点上

谢谢!顶帖之外,还送来零逻辑、一个字都说不到点子上的标本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8-29 09:1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角兮 于 2025-8-29 09:18 编辑

实倒铺陈,祥析细腻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8-29 09: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25-8-29 09:05
这么长,我不用读都知道
你一个字都说不到点上

哈哈

找茬楷模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8-29 09:18 |只看该作者
角兮 发表于 2025-8-29 09:17
实倒铺陈,祥析细节

呵呵,说到哪儿,算哪儿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8-29 09: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09:18
呵呵,说到哪儿,算哪儿

抖出所见所识,提供参与,价值自在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8-29 09:37 |只看该作者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初等教育的绝对必要性无需废话,就高等教育阶段而言,读书是否有用?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能够概括的,而是一个与自身条件、社会环境、家庭状况等诸多因素高度关联的复杂问题。
---------------------
读不读高等教育,看孩子意愿,怕的是孩子没主见,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8-29 09:40 |只看该作者
批第一句话,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谁。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5-8-29 09:40 |只看该作者

那我来读读贴
这篇不算太长
做到有理有据的找茬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5-8-29 0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25-8-29 09:40
那我来读读贴
这篇不算太长
做到有理有据的找茬

这态度,也值得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8-29 09: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角兮 于 2025-8-29 09:46 编辑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8-29 09:40
批第一句话,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谁。


听说,坑的是江湖术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8-29 09:46 |只看该作者
角兮 发表于 2025-8-29 09:19
抖出所见所识,提供参与,价值自在

呵呵,小私心是给大家竖个靶子,希望引来真知灼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5-8-29 09:48 |只看该作者
宽兮绰兮 发表于 2025-8-29 09:37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初等教育的绝对必要性无需废话,就高等教育阶段而言,读书是否有用?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 ...

嗯,嗯,有些孩子确实需要家长、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8-29 09: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09:46
呵呵,小私心是给大家竖个靶子,希望引来真知灼见

嗯呢

哪有人真的像百科全书一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8-29 09:49 |只看该作者
读书无用论在前期是由于中国当年不缺钱学森那批高端科学家他们在文革期间也受到了良好保护并顺利研发了两弹一星。
从1978重新培养数理化人纠正了十年空白期,从教育功能的唤醒而言足以弥补十年断层。
当今,由于高等教育几乎涵盖全体该受教育层面,毕业即失业不足为奇,供大于求,加之某些价值观混乱的只想考公不想干事,是择业观问题造成的现象。
读书有用。
有些不是读书的料的人也有用。
读书读好了能不用搬砖,不会读书的搬砖也容易出安全事故。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8-29 09:52 |只看该作者
读书为什么要有用?
真要有用去读南翔
挖掘机,炒菜最有用
读书有用论就是成材
才变成材,就是把人工具化
这个论调就错了
大学其实是一个更讲规则和竞争的小型社会
先在小型社会中读一本叫生活的书
出生社会才好正确链接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5-8-29 09:52 |只看该作者
云自在 发表于 2025-8-29 09:40
批第一句话,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谁。

谢谢直言
始皇帝焚书坑儒的焦点确实是仇恨儒生,但似乎不能简单归结为读书无用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5-8-29 09:5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25-8-29 09:52
读书为什么要有用?
真要有用去读南翔
挖掘机,炒菜最有用

不倒翁云:为中华倔起而读书(是不是简接的说明了,读书可以使中华倔起?)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8-29 09:59 |只看该作者
说起来,在中国,读书无用论的真正源头是毛。
--
在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过剩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用在知识分子阶层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8-29 09:59 |只看该作者
最后的个人观点全部赞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8-29 1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忙去也,有空会再来读先生佳作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8-29 10:06 |只看该作者
角兮 发表于 2025-8-29 10:03
忙去也,有空会再来读先生佳作的。

客气,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8-29 10:08 |只看该作者
大美丽 发表于 2025-8-29 09:59
最后的个人观点全部赞同

哦,我以为这些观点会有不少异议,你的支持对我是个安慰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8-29 10:09 |只看该作者
大美丽 发表于 2025-8-29 09:59
最后的个人观点全部赞同

——不可否认,即使不提专业技能培养,读大学对一个人见识、修为等素养的提升,亦具有正面意义;  
  ——同样不可否认,人与人的性情、智力等存在后天差异,并非每个学子都适合读大学;  
  ——至少现阶段。一个国家,并不需要所有社会新人都具备大学文凭,高等教育冗余甚至会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个人得不偿失、资源浪费等;  
  ——20~30%左右的优秀学子进入一流大学并继续深造是必要的,其余70~80%应考虑专科学院、正规技校或直接寻求就业。  
  ——资质一般、且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和学子应该算一算“投入产出比,再决定是否读大学——尤其是那种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大学。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理应严格把关私立学校的“入场”,尤其应严格监督、考评其人才培养质量。


这部分是精华,你加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8-29 10:10 |只看该作者
垃圾鹰 发表于 2025-8-29 09:59
说起来,在中国,读书无用论的真正源头是毛。
--
在建国初期知识分子过剩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用在知识分 ...

计划生育的客观结果,确实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向淘汰”效应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8-29 10:13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5-8-29 10:08
哦,我以为这些观点会有不少异议,你的支持对我是个安慰

最后几点基本属实。
读书无用论本身是个错误,错误成因见仁见智。
毛泽东重文轻理,却不盲目排西,不然不会1972年就跟美国缓和关系。
两弹一星靠口号吹上天,谁都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8-29 10: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熙 于 2025-8-29 10:17 编辑

读书并非无用,主要是中国大学教育,存在问题。太脱离实际,大而空,学了很多没用的知识。出来做什么都不行,要重新适应。
应该像德国那样,大学学习多与企业结合(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企业吧),毕业后就立即可以适应企业工作。
还有,多建专科学校,那些资质差点的,可以去专科学校,学专门的技能。出来都是实用的人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