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逍逍 于 2025-7-16 12:44 编辑
看到有网友讨论微短剧,说中国微短剧在海外盛行,且日趋增长,想起我几个月前的经历。
随着微短剧的发展,我所在的城市郑州,已被地方征服重新定位为“短剧之都”,是目前全国短剧三大创作基地之一。2024年郑州微短剧备案量超5000部,占全国约四成产能,2025年目标实现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因为这种发展劲头,24年我在单位提案申请发行专项债,建设“微短剧基地”,熟料不久就有民间资本介入,与征服签订微短剧基地投资协议,我的提案自然泡汤。可见这是一个热点行业。
因郑州微短剧行业火热,大量相关公司、拍摄组、演员、群演奔赴郑州,带火了许多写字楼、公寓及酒店,还有很多适合拍摄的场所。郑州已有拍摄基地,预约拍摄都要等上十几天。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微短剧行业演员、群演报酬相对较高(指不知名演员),有很多传统比如横店基地的群演,纷纷调头来郑州求生存。在我们辖区,也有微短剧单位找到我们,租赁物业、接洽拍摄场地,等等。在某公园,经常可见拍摄组,或者提着专业设备的剧组人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拍婚纱摄影,或网红自拍呢。总之,火热如此。
因此,我周边有些朋友就想入行。王大哥是我兄弟,因我平常太忙,他约了几次最终在某个周末和我一起喝酒,同座的还有电视台的几位兄弟;话题就是他准备做微短剧,投资方、拍摄人员、导演都有现成团队,但缺乏优质剧本。这是第一次谈微短剧话题,我很支持他,他即要求我帮他写剧本,或者帮他挑选、修改剧本。微短剧主要被人诟病的原因,是脑残或狗血剧情,王大哥也非常反感,想拍更好的作品,因此想拉我入伙。他说他为了入行,已看来上百部微短剧,已经看吐了。。。。。。
我从没看过微短剧,自此稍加留意;随后我就看了两三个短剧。说实话,多挺吸引人,也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情节,但总之基本都很脑残和狗血,而且有些价值观还比较混乱。我的感受是,又气又笑又骂。王大哥给我发了好几个剧本,跟我看的短剧模式相差无几。我也没时间,对那些剧本也不感兴趣,结合行业现状,我也提不了什么意见。
当中又喝了几次酒,陆陆续续过来两个月。有一天,王大哥说他们已准备开拍一部短剧,投资商为某宠物粮食公司,该短剧将宠物粮植入其中,是宠物剧。投资额不多,约30万。又说目前微短剧在美国火爆,他计划将目标锁定海外市场,更细分到中东市场——中东很多国家有钱,且可能还是微短剧空白市场;并筹备好了拍摄场地——在埃及,也有一些外国演员资源。但他没有相关剧本,就想让我操刀,针对中东写个反恐题材的剧本。
此前我已含蓄的拒绝了他拉我入伙的要求,当中交流,只是作为兄弟帮他参详,提些建议。比如,建议他主打老年人市场,迎合中国老龄化需求,而且老年人比较清闲,是有效对象。王大哥推杯换盏,其余兄弟推波助澜,说拍摄时候拉我一起去埃及;说到时候美女演员很多,咱们随便挑,夜夜做新郎;说我可以挑个合适的配角,等等。
好吧,看在美女份上,我就帮他写写吧。但我工作太忙,的确没时间,每天下班或加班后,都想好好休息。因此,我说我写个提纲性的东西,你自己找编剧修改成剧本,他也赞同。于是,我想了几天后,开始写剧本。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之前,就着微信临屏编写,写完就发给他。那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中国师父》,讲述黎巴嫩的反恐故事。
这个故事我在编写过程中曾发了几段在六星,后来王大哥说别外传,我就停止了。每天敲一小时左右,不讲究细节,不讲究文字,只凸出重点情节和人物形象关键点,甚至几个主角连名字都没有;十来天时间,故事编完。没多久,大哥说这故事不错,但是很难拍,因为牵扯到维和部队,审批和拍摄成本上都会有问题。就此了了。
后来,他那部宠物剧拍摄完毕,仍拉我入伙。有次酒后,我很明确的拒绝了,我有点生气,他也有些生气。写剧本劳心费力,虽然我喜欢讲故事,也会讲些故事,但是我现在的工作蛮好,不愿意籍此为生,更不愿投入那么多时间。
附:《中国师父》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