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有贤无垢 于 2025-7-6 13:21 编辑
隔壁朋友谈到蓬莱文章建安骨,言风骨“即赋”,“直叙其事”。
有闲读到此,顿生疑惑,平常我们说文章的风格风骨,通常不会细思,大概知道是什么,但真要较真解释,还真不一定说得准,或者心里可能清楚,但一说出口就是谬误,这就是看破而不说破者也,就好像老子讲“道”,其实他心里清楚“道”是什么,但他从来不具体说“道是什么”。
于是求助于工具,先问了人工智能,答案是文章的风骨乃“风格”也,“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的风格”,所谓“骨”,首先指“文章的表现力”,强调语言“简练、准确、明晰,具有刚健遒劲的特点”;所谓“风”,就是“文章的精神感染力”。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云“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从理论上阐述了文章的“文风”与“文骨”之间的形成条件与审美要求。
然后又查了手头一本纸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骨”的解释之一是“人的品质、气概”,并举例《世说新语.赏誉》“王右军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解释之二为“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也举了《文心雕龙》里“文风”与“文骨”例句。
而建安文学的风格“摒弃了汉赋的华丽铺陈”,追求“质朴”与“直白”,一句话就是“内容坚实”,“思想深刻”。从文体角度看,建安文学大致有三种文体,即诗歌、辞赋与散文,其中三曹的诗歌,已经具备了唐格律诗的雏形,甚至为五律七律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学霸朋友说“(建安)风骨”即“赋”,是不准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