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目头陀 于 2024-10-12 04:05 编辑
我们的民族没有大融合之前,还是蛮记仇的,你灭我的国,我就灭你的族,你杀了我亲人,我就挖你的坟掘你的墓。从赵氏孤儿到伍子胥攻楚。复仇者都是以正面英雄形象出现的。“楚虽三户亡秦者必楚”拉开了亡秦的埙曲,哀怨,而又有些不死不休的悲壮。
孔老二说以德报怨则何以报德。这是一个正常的因果逻辑思维。后来的孔子门徒把孔学弄成了犬儒。世修降表,谁能用骨头招安我,我的一口犬牙就为谁所用。满清龙兴第一文臣范文程据考是范仲淹的后人,清初明将岳钟琪据考是岳飞后人,不绍祖宗遗志,变节投敌,可谓大不孝。不孝子孙本是要受到唾骂的,但清庭剧这两位都是智者和忠臣示人的。
本民族容易忘仇,使入侵者更肆无忌惮,屠城之后,总会有汉民族狗一样的文人来帮忙洗地,它们满肚子学问,比蛮夷主 子更善长于干颠倒黑白的活。后来它们的祖上或许做过满族府上的丫环或姨太太,十分有幸的,使它们拥有镶白旗的血统,于是,“我大清”就成了它们的口头禅。
从忘仇走向媚仇,使“我大清”大行其道。乃至于清庭赞歌充斥着影视圈。被屠者的后代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产生幻觉:“原来清人是为了拯救我们而来的,原来清帝无昏君并非妄言,原来康熙再活五百年,不是八旗子弟的心声,而是我们这些汉奴的祈祷。”
石勒出征,部队会带一大队汉人随军,是干什么用的?你绝对想不到这些汉人不过用作军粮,号“两脚羊”,用大石磨把这些两脚羊磨碎煮成一锅肉粥。后来出了一个冉闵,就用同样的报复式手段残杀了诸胡。汉族的史学家突然出现了不少极仁义的圣母,在冉闵的传记里写上了“暴戾恣睢”四个大字,反观发明了两脚羊的石勒,就没有受到这么差的评价。为何?圣母的理由是,蛮夷本来性同未开发的畜牲,是不具备道德的,所以不必拿道德去评论这些蛮夷,而我汉人则不同,有礼义的传统,道德就专为我族而设。
这也是我现在讨厌看史书的原因。都被圣母史学家写得糟心透了。祖宗的血迹未干,这帮圣母就擅自宽仁上了,把狗绳套到自个头上,用最正宗奴才礼仪满纸满书地写着“我大赵,我大元,我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