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北京中轴线上的夜景 [打印本页]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0
标题: 北京中轴线上的夜景
在景山顶上向北可见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寿皇殿、鼓楼,左侧可见北海公园。向南可见故宫、正阳门及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寿皇殿,明清两代皇上驾崩后停灵的地方,平常悬挂皇家列祖列宗的绣像。

[attach]914809[/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1
鼓楼远眺

[attach]914810[/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2
[attach]914811[/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3
北海白塔

[attach]914812[/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4
远眺北海五龙亭

[attach]914813[/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5
南望故宫

[attach]914814[/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6
东北角楼及东侧建筑

[attach]914815[/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8
远望国家博物馆,近处的屋顶是故宫神武门

[attach]914816[/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9
人民大会堂

[attach]914818[/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2 10:39
谢谢浏览!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9-22 20:42
黄金中轴线,京城古建的精华!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9-22 20:43
夜景是另一番风景,往往比白天还好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9-22 20:44
建筑的亮化也挺好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9-22 20:44
建筑的亮化也挺好的。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5-9-22 21:08
夜景真美!黄金观赏点。
作者: 纯粮小烧    时间: 2025-9-23 00:51
季风 发表于 2025-9-22 10:31
鼓楼远眺

灯火辉煌之地。

作者: 纯粮小烧    时间: 2025-9-23 00:53
季风 发表于 2025-9-22 10:33
北海白塔

北海那个塔本人过去拍过,过两天在电脑中找找看。

作者: 小二黑嘿嘿    时间: 2025-9-23 07:50
晚上看真不一样 别有一番味道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8:56
井冈 发表于 2025-9-22 20:42
黄金中轴线,京城古建的精华!

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轴线申遗终于成功,北京古建的精华终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8:58
井冈 发表于 2025-9-22 20:43
夜景是另一番风景,往往比白天还好看。

确实是这样,要不怎么大家都喜欢夜景呢。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8:59
井冈 发表于 2025-9-22 20:44
建筑的亮化也挺好的。

国家有钱了,用电不心疼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9:02
沈眉珊 发表于 2025-9-22 21:08
夜景真美!黄金观赏点。

没错,景山上面拍夜景的人非常多,尤其是朝向故宫的方向,无论白天夜晚都人山人海。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9:03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9-23 00:51
灯火辉煌之地。

鼓楼也不是每天都开灯,只有节假日开。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9:05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9-23 00:53
北海那个塔本人过去拍过,过两天在电脑中找找看。

要是很早以前拍的,可以跟现在的对比一下,看周边建筑的变化。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09:05
小二黑嘿嘿 发表于 2025-9-23 07:50
晚上看真不一样 别有一番味道

确实是这样。

作者: 茶香墨闲    时间: 2025-9-23 10:25
季风 发表于 2025-9-22 10:34
远眺北海五龙亭

原来这个角度能拍全五龙亭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9-23 13:41
茶香墨闲 发表于 2025-9-23 10:25
原来这个角度能拍全五龙亭

能拍全,就在万春亭下边。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