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对艺术的四个误解(再次转发,供喜欢写作的版友参考)
[打印本页]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9-13 14:30
标题:
对艺术的四个误解(再次转发,供喜欢写作的版友参考)
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9-13 14:49 编辑
1、很多人对“艺术品的价值“,给出了各种功利性解读:收藏价值,表达能力、提升智慧……甚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空话。
当我们欣赏的艺术,依靠的是感性直观,而非理性思辨。这时候,人能放下欲望、戒备和利害的算计,忘我地去共情某一件事物,与该事物背后的理念合而为一。这是日常生活很少体会到的。所以康德认为,审美的最重要契机在于“无利害而生愉悦”。
只有艺术才能让我们抛弃理性的“日神精神”,抓住感性的“酒神精神“,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无限的人。
2、
艺术的魅力在形式,而不在思想
对艺术另一个常见误解是,认为伟大的艺术品必须隐含某种微言大义、深刻洞察,或是“思想价值”。
但其实,
伟大的艺术品,从来都是对表现形式的突破,而不是思想的突破。
好的艺术品,要诉诸人的感性思维,形成艺术幻境,让读者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若是诉诸人的理性思维,“以理服人”,即便说出来的道理多么深刻,分析论证得多么缜密,最多只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但形不成艺术幻境,更不可能将人带入其中。所以康德说,审美的第二个重要契机在于“无概念而具有普遍性”。
真正的美是不能用概念来规定的,用概念来规定的是知识。因为人类对美的普遍性感受是共通的,知识概念甚至可能成为审美的障碍。画家吴冠中就说,很多人不是文盲,却是美盲。一个农村妇女的审美,可以超出大学教授。
3、对艺术常见的第三个误解是,认为艺术没有标准,是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认识,导致文艺鉴赏走向了两个畸形的极端:一种是用玄之又玄的话来评论艺术,比如“道”、“气韵生动”、“美是道德的先验显现”,结果越解释也复杂;
一种是直接放弃解释。比如说一件艺术品为什么好,因为“我觉得好”,或是“心领神会,不可言说”。“艺术评论”为了有话可说,沦为了时代背景、人物生平等百科词条。
事实上,就像善恶、对错一样,美丑也是有客观标准的,尽管它的很难把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是每一个看法都值得重视。
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如果你没有决定怎样才是美,你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美;
4、艺术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
对艺术,还有一个常见误解,就是用“美”统摄一切艺术的一切感受。事实上,艺术从来不只追求美,而是人类所有主观情感和感受。
《艺术:让人成为人》一书探讨的不仅是艺术品的美,还有人类的信仰、幸福、自然、死亡、道德、自由、爱等常见的主题。除了主题多样,
艺术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表现手法的无限可能性”。
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人性的历史。比如贡布里希的名作《艺术的故事》,表面是梳理古今中外的艺术发展历程,其实是以艺术为线索,帮助我们以参与者、后来者甚至永恒者的视角,洞察人性中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艺术如此重要,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似是而非的人云亦云中,更正这些错误认知,不仅对我们欣赏艺术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更在于欣赏艺术直接关涉我们的人生是否更完整、更无限。
(经编辑后转发)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5-9-13 15:09
学习了,真好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9-13 15:47
deepseek
康德美学的最大漏洞在于,它试图建立一个永恒的、纯粹的、超越性的审美判断法则,但却不可避免地将其建立在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特定文化经验和哲学体系之上。
从现代视角看,康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极其深刻地定义了“审美自主性”的领域,为艺术摆脱宗教和政治的附庸地位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然而,他的理论也因其高度的理想化、形式化和去语境化,而在面对真实、复杂、充满利益纠缠的现代/当代艺术世界时,显得解释力不足。
因此,现代美学理论(如分析美学、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美学等)不再寻求一个像康德那样的普遍法则,而是更倾向于将艺术和审美视为一种嵌入在具体历史、文化、社会和政治语境中的复杂活动。我们不再问“美是什么”,而是问“在何种语境下,谁,为何将某事认定为艺术或美?”——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了对康德“无利害”和“普遍性”的彻底颠覆。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5-9-13 17:36
有些国内评论家,创造了一些闻所未闻的新词汇,新概念,真的玄之又玄,一副高深莫测的学术态。
国内评论家中,像雷达、李云雷、李敬泽、李建军,都是既能写小说也能评小说的,以前挺喜欢看他们的评论。
纯粹的小说评论家中,谢有顺似乎不错。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有空读读理论方面的书,读读康德第三批判中的美学理论及朱老先生的美学专著,那自然是极好的。
本文的一些观点,暗合个人的一些思考与领悟,学习了。高赞!
作者:
烟雨箬笠
时间:
2025-9-14 12:48
先点赞占楼,后来细品读。问好秦川兄,周末愉快哈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9-14 19:17
对于第二点,我总觉得有待商榷。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5-9-15 09:38
秦鲁子 发表于 2025-9-14 19:17
对于第二点,我总觉得有待商榷。
寓思想以美育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