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歌配图《沂蒙山小调》制图 舞婆娑 [打印本页]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9-10 21:22
标题: 歌配图《沂蒙山小调》制图 舞婆娑


作者: 舞婆娑    时间: 2025-9-10 21:22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0 21:28
舞婆娑 发表于 2025-9-10 21:22

问好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0 21:32
沂蒙山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可以说沂蒙山的人好,但是要说沂蒙山好风光就是瞎话了。沂蒙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荒凉、贫穷的代名词。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0 21:34
歌可以这样唱的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0 21:37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0 21:32
沂蒙山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如陈毅元帅所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 ...

风光虽曾低调,却自有壮美,今已焕新颜。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0 21:41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0 21:34
歌可以这样唱的

旋律质朴豪放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5-9-11 05:55
歌声经典百听不厌,展现了沂蒙山人民的抗日精神。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9-11 07:31
还是老歌耐听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9-11 07:33
图片很震撼,曙光划开血色天空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08:12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9-11 08:14 编辑
—舞— 发表于 2025-9-10 21:37
风光虽曾低调,却自有壮美,今已焕新颜。

嗯嗯,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一些贫穷落后的地方也都逐渐富裕起来了——高粱那个红哎、豆花啊香,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2:14
梦缘和梅 发表于 2025-9-11 05:55
歌声经典百听不厌,展现了沂蒙山人民的抗日精神。

歌颂家乡的《沂蒙山小调》不仅是革命年代的精神武器,更成为沂蒙精神的文化符号。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2:15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9-11 07:31
还是老歌耐听

是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质朴深情。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2:18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9-11 12:36 编辑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1 08:12
嗯嗯,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一些贫穷落后的地方也都逐渐富裕起来了——高粱那个红哎、豆花啊香,风吹草低 ...



那些曾被《沂蒙山小调》轻轻吟唱的山水草木,如今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讲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振兴故事。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2:19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5-9-11 07:33
图片很震撼,曙光划开血色天空

自然之美与历史之重的无缝衔接。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12:35
—舞— 发表于 2025-9-11 12:14
歌颂家乡的《沂蒙山小调》不仅是革命年代的精神武器,更成为沂蒙精神的文化符号。

原来我们是老乡啊,干杯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12:36
—舞— 发表于 2025-9-11 12:18
那些曾被《沂蒙山小调》轻轻吟唱的山水草木,如今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讲述着传统与 ...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3:24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1 12:35
原来我们是老乡啊,干杯

我是北京哒,你的家乡是山东吧?所以《沂蒙山小调》能引发你的强烈共鸣,触发对故土的具身感知。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14:42
—舞— 发表于 2025-9-11 13:24
我是北京哒,你的家乡是山东吧?所以《沂蒙山小调》能引发你的强烈共鸣,触发对故土的具身感知。

哦哦,我还纳闷呢,如果老师是山东沂蒙山人,如何京剧唱的恁好呢?莫非是专业演员?

这就对了,老师是北京人,自然就京腔京韵自多情了。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5:49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1 14:42
哦哦,我还纳闷呢,如果老师是山东沂蒙山人,如何京剧唱的恁好呢?莫非是专业演员?

这就对了,老师是 ...

我于京剧,纯粹是出于热爱。虽为业余,亦师从名家研习十数载,方知即便票友想达到字正腔圆,也需十年磨一剑之功。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16:19
—舞— 发表于 2025-9-11 15:49
我于京剧,纯粹是出于热爱。虽为业余,亦师从名家研习十数载,方知即便票友想达到字正腔圆,也需十年磨一 ...

嗯嗯,明白。据说民国时期某些京剧票友的水平不输专业演员。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5-9-11 16:30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5-9-11 16:32 编辑

京剧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国粹,即使是在这方面小有成就,都必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支撑。
民国时期的京剧大家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等人的书法、绘画造诣也都很高。传统文化艺术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滋养的。即使是当时水平较高的京剧票友,大多也都是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博学之士。
作者: —舞—    时间: 2025-9-11 17:17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5-9-11 16:30
京剧与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国粹,即使是在这方面小有成就,都必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支撑。
民国时期 ...

深以为然

国粹同源,艺道相通。
触类旁通,大师所以为大师。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