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立秋的光景》
[打印本页]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7 11:45
标题:
《立秋的光景》
deepseek
文/ 仿丰子恺笔意
这几日,风里头夹带了消息,说是立秋要到了。这消息大约先是给院角那棵老梧桐晓得的,不然,它何以急急地落些叶子下来?那叶子,黄绿参半,打着旋儿,不慌不忙地飘,倒像是去赴一个老友的茶约,从容得很。叶子落在地上,风便低低地吹它们,一直吹到尘埃里去。尘埃里竟也藏着些光,被叶子一盖,便不见了。这光,大约也是怕热的,躲起来歇晌。
许多的光,随后也学着样儿,悄悄藏匿了。它们藏进云絮的缝隙里,藏进屋瓦的阴影下,藏进孩子们午睡的睫毛上。关于明天,是遇见新友,还是与旧识分离,这些带点微凉意味的话题,此刻谈论起来,竟像往平静的茶盏里投了颗石子,无端搅扰了好心境。罢了罢了,不如学那光景,也藏起来些心思。且端起茶杯来,对着空濛的天色,遥遥地饮。一杯,复一杯,茶烟袅袅,心思也淡了,只等那街头的灯,“噗”地一声亮起来,约摸是六点钟的光景。
这时节的光影,最是奇特。立秋前的影子,拖得老长,却又像是被谁用无形的剪子,“咔嚓”一下,从中割舍了一半去。上半截还恋着西斜的日头,下半截已急着没入黄昏的灰蓝里。影子也知时节要变么?
午后确是越来越仓促了。早秋的气息,不像夏末那般粘稠燥热,倒像一场善感的雨,无声无息地浸润开来。目光所及之处,花木的繁华渐次收敛,虫豸的鸣唱也带了告别的腔调,人在其中走着,竟生出几分在“荒凉”里行走的感觉。肩上驮着的风,一场比一场来得晚些,也一场比一场凉些,像是从遥远的山那边赶路而来,还带着露水的清寒。
想起前晌与友人在午后闲坐,泡的那壶茶。话没说几句,茶水却自顾自地凉透了。朋友端起冷透的杯子,望着窗外,忽而吟了句:“天凉好个秋!”那声音落下来,竟仿佛有丝缕的阳光,从他的话音里轻轻地挣脱、溜走了。待他话音落定,那最后一点暖意也脱了身,黄昏便真真地来了,像一匹识途的老马,驮着沉沉的暮色,笃笃地走近,不声不响地立在了檐下。
八月了。今年不同往年,我竟未去那空旷处,向着天空,郑重其事地与夏风作别。许是懒了,许是觉得这告别年年如斯,不必再徒增形式。亲爱的,你看那园子里低矮的草花、菜蔬,它们何尝高声辞别过夏天?我倒是学起它们来了,背对着巍巍的群山,默默地许一个愿:愿为彼此的身体上,镀一层淡泊的光环。这光环,不要耀眼,只要像清晨叶尖的露水映着曦光那般,柔和、透亮,能照见彼此的本真就好。
这些离离原上的草啊,它们也有它们的执着。有时见它们,竟像痴心的蛾子,不管不顾地向着那一点摇曳的火苗扑去。明知是瞬间的燃烧,却偏要投入那炽热的光明。想来,它们并非不知结局,而是信那灰烬里的涅槃罢?待重生之时,抖落一身尘烟,依旧青翠,依旧一尘不染,仿佛那场赴火的壮烈,只是昨夜一个清浅的梦。
今天的风,有些异样,安静得很。像个老成的书生,不访友,不会客,只默默地隐在群山那宽厚的怀抱里。偶尔探头露个真容,也是转瞬即逝,留不下什么痕迹。对于今年这反常的安静,连那阅尽沧桑的古树,也只微微点着头,表示它的知晓与关注。老树点头,是赞许风的沉稳,还是叹息它的沉默?不得而知。
我亦如古树一般,在某个深沉的夜半时刻,被窗外拾起的月光所警醒。那月光清冷如水,泼洒在窗棂上,竟仿佛有泠泠的声响,一下子惊醒了沉睡在心底的“风声”。这风声,原是心头的活水与悸动,竟被怠惰掩埋了许久。懒惰,真真是一件要命的行为!它像一层厚厚的尘,蒙蔽了心窍,钝化了指尖。久而久之,便是铺开一张最洁净的白纸,提起笔来,写出的词句也失了往日的清冽与锋芒,变得温吞、含糊,如同隔夜的茶水,徒留一点涩意,再无那股提神的“冷洌”劲儿了。
唉,这立秋的光景,万物都在悄然变化,或收束,或启程。人亦当抖擞些精神,莫负了这流转的时序才好。且看那风,虽安静,却并非止息,它在群山深处积蓄着力量呢。那被收割的光,也并非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存在,或在灯影里,或在月华中,或在明日清晨,那第一颗露珠映出的朝霞上。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7 11:48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装帧设计家、翻译家和文艺理论家。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在多个艺术领域都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影响深远。
核心身份与成就:
“子恺漫画”的创始人:
这是他最具标志性的成就。他创造了独具一格的简笔抒情漫画。
风格特点: 线条简洁流畅,构图精炼,意境隽永。画风朴实、率真、幽默、富有童趣,同时饱含温情、仁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常配以画龙点睛的诗文题跋。
题材内容: 多描绘日常生活琐事、儿童天真烂漫、人间温情、社会现象、古诗词意境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擅长捕捉生活中平凡而动人的瞬间。
影响: 他的漫画开创了中国现代漫画的新风,雅俗共赏,深受各阶层读者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杰出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风格平易自然、清新隽永、恬淡率真,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
内容多描写个人经历、日常感悟、师友交往、儿女情态、人生哲理等,充满了童真、佛理(受其师李叔同/弘一法师影响)和对生命的热爱与悲悯。
代表作: 《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率真集》等,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艺术教育家和理论家:
长期从事美术和音乐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
撰写了大量深入浅出的艺术普及读物和理论著作,如《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美术史》等,对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艺术素养贡献巨大。
他的艺术理论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倡真善美的统一。
翻译家:
精通日语、英语和俄语(晚年自学)。
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日本文学(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其最重要的译作之一)和俄国文学(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译文准确流畅,富有文采,影响深远。
装帧设计家:
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也颇有建树,为许多书籍(包括自己的著作)设计封面和插图,风格简洁雅致,与其漫画和散文风格一脉相承。
生平要点:
出生地: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
师承: 早年受业于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和音乐,深受其人格和艺术理念的影响。师从夏丏尊学习国文。
留学: 曾短暂赴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
任教: 曾在多所学校(如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等)教授美术和音乐。
创作生涯: 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漫画并发表散文,逐渐确立文坛和画坛地位。
抗战时期: 经历颠沛流离,坚持创作,画风更趋深沉,反映战时生活。
代表作品:
漫画: 《子恺漫画全集》、《护生画集》(与弘一法师合作,倡导慈悲护生)等。
散文: 《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
译作: 《源氏物语》(紫式部)、《猎人笔记》(屠格涅夫)等。
晚年: 经历“文革”冲击,仍坚持作画、翻译和写作。
逝世: 1975年9月15日病逝于上海。
艺术精神与影响:
丰子恺的艺术创作核心是“童心” 和“佛心” 。他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纯真视角(童心),同时怀有深切的慈悲、仁爱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佛心)。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他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朱光潜语),其艺术跨越了绘画、文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简练、温情、深刻和普世性,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至今仍散发着持久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光辉。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8-7 17:18
本帖最后由 凡夫俗子 于 2025-8-7 17:23 编辑
且端起茶杯来,对着空濛的天色,遥遥地饮。一杯,复一杯,茶烟袅袅,心思也淡了,只等那街头的灯,“噗”地一声亮起来,约摸是六点钟的光景。
~~~~~~~~~~~~~~~~~~
丰子恺老糊涂了,街头,秋天的灯不可能六点亮起来。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8-7 18:08
介绍的很详细,之前还真没这么了解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5-8-7 18:09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8-7 17:18
且端起茶杯来,对着空濛的天色,遥遥地饮。一杯,复一杯,茶烟袅袅,心思也淡了,只等那街头的灯,“噗”地 ...
有些城市也可能吧?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5-8-7 19:27
怕羞的老梧桐,躲得早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