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古代小说里的骂人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3 15:29
标题: 古代小说里的骂人话




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说:

「蔡伯喈睹睞笛椽,孫興公聽妓,振且擺折。王右軍聞,大嗔曰:“三祖壽樂器,虺瓦吊孫家兒,打折。”」

当然,句子是我自己标点的。关键之处是"虺瓦吊孫家兒"连在一起的。这个判断出于如下考虑:

“虺瓦吊”仅仅是个发音,不能按照汉字取实义。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过程中,很多胡音进入汉语,如果按照说文解字的六书理论,就无法解释字意句义。比如说《酉阳杂俎》里有一个词,“那庚”,只有按照藏语发音才能懂得其意思。再比如世说新语里的“宁馨”,这也是少数民族语言融入汉语,不可拘拘于六书也。

按照传统训诂法,要理解《世说新语》里的词语,那就要检索以前的经典,以发现相同或者相似的用法。或者就在《世说新语》内部找依据。

“虺瓦吊”,关联在《世说新语》里的“宁馨”与“阿堵”两个词上:

“虺”发音跟“宁馨儿”之“馨”同;

“瓦吊”,其实就是世说里的“阿堵”,发音几乎完全相同:“瓦”发音 “阿”;“吊”与“堵” 近似音,就舌头软硬稍有区别而已,差不多都是Tiow音,声调有升平不同而已。“瓦吊”和“阿堵”都是当时口语,二者发音的不同程度并不明显,甚至很有可能“阿堵”是洛阳口音,而“瓦吊”不过是琅琊口音,意指与所指皆同,只有声音稍稍不同。

那么“虺瓦吊孙家儿”合起来就是 “馨阿堵孙家儿”,意思是“那个 这个 孙家儿”。又那个,又这个的,王右军显然真急而大嗔,以至于有些结巴。宁馨儿,有赞叹义。阿堵儿,有轻蔑态,所以说轻诋也。

要理清这个词义,还有一个办法,从世说新语往下,经过唐传奇,宋话本,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水浒传,红楼梦,一路找下来,看看哪个词延续传承下来。能找到一两个下风词,也可以弄明白上水词的意思。虽然这种办法不为传统训诂所允许。

没有什么根据,我就是隐隐约约感觉到,「宁馨」唐朝宋朝变成了「遮莫」,不管具体语境里的具体意思如何,总有一二分的赞叹之意:

李白《少年行》: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杨万里《梅诗》:
  “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

《燕子赋》:
“遮莫千回谒帝阍,不如在家贫亦乐。”

“虺瓦吊”么,我直觉演变成为小说里最常见的俚语,“杭子”,“杭货”,“行货”,“黄子”,这几个词分别出现在醒世姻缘传,水浒,金瓶梅,红楼梦。现如今某些地方方言里仍在使用,意思多变,却又总含有那么三点两点的鄙视。中国传统小说里,最常见的骂人词汇应该就是这个“行货子”咯,频率和普遍性都高。

小说来自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然而其中的含蓄与蕴藉,并不逊色于诗词与文赋。比如《牡丹亭‧惊梦》里,一句“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充满暧昧。暧昧之立意有些俗,但是其说话方式之含蓄,一点儿也不俗。

“虺瓦吊”在世说新语里算是比较直露的,而“行货子”在小说里却有几分委婉。这其中的差别,便是小说与大方中间的差别,而这里面又还有相同之处,这相同者,便是所谓的雅俗共赏。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3 15:29



这也是从天涯捡回来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3 15:46



我家乡话里有一句土语,从诗经里继承而来,只是发音有变,而且从诗经的四字有时候变成五字,有时候保持四字。

这是我发现的最古的一句乡言,尚未见尚书的遗迹~~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3 15:47



宁馨儿 这三个字,也保留在我家乡。

现在推广普通话,二十岁以下的人很难知道了。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5-8-3 21:14
这是什么地方的方言,一点不通啊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5-8-3 22:20
学习了~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5-8-3 22:26
这个我得看明白了才能说话,一时半会我也看不明白,有空再看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8-4 10:48
这才是研学的模版。
我们所知道的都是皮毛
作者: 坐扁你的影子    时间: 2025-8-4 15:06
骂人的话怎么都是生僻字,我看不懂呐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4 18:44
你这注音还是北方话咩?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5-8-4 21:09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4 18:44
你这注音还是北方话咩?

是的吗,我是一点也搞不懂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4 22:30
有期啊 发表于 2025-8-4 21:09
是的吗,我是一点也搞不懂

我也搞不懂哒。

就是好奇问问。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4 22:34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4 22:30
我也搞不懂哒。

就是好奇问问。

比方说,宁馨儿的宁。

你用北方普通话念宁。

但如果用地方读音,宁的读音可能是发酿的音。

打个比方,不是很准确的表达。

要么用以前的切音?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5-8-4 22:36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5-8-4 22:34
比方说,宁馨儿的宁。

你用北方普通话念宁。



主要是官话本子各个地区都不同。

我纯来捣乱哈。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