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释永信的二过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2 07:49
标题: 释永信的二过




西游记98回,唐僧到达西天,佛祖的大弟子迦叶与高足阿难所要“人事”,然后传经。佛祖亲自解释,说:

“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

自创教之始已成惯例:“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信徒信佛,无非图佛法护佑,获得“生者安全,亡者超脱”的功德。佛家布施此等大法,所求不高,就是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的供养。信徒求得佛法,心上平安;佛徒获得供养,身上平安。

公平交易,看上去颇好。然而这是实实在在的分裂,裂一成二,是二过:信徒与佛徒身心割裂,信徒饿肚子拜佛,佛徒昧良心纳财,都不得圆满,不得自在。

有没有法子身心双修?《论语》讲“不二过”,心知不过,身心不过,心身皆宜正。《大智度论》早指出大道,曰:“施者,受者,施物,皆不可得,是名檀波罗蜜。”这句话是说,信佛也好,布施佛法也好,但凡心里分出供养者和布法者,已然著相;若还计较布施财物,更见贪痴。

一旦著相,一旦执著,还不如不信佛。信佛的根基是当一个自修的人,进步在自觉,信心在自悟。有人会问,有个师父带路可以防弯路歪路,我是这么想的:

对于弟子而言,心上有所自觉,身外就有感应,就像论语所言“有朋自远方来”,完全是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朋友不是攀附上的,同气相应,朋友是不知不觉偶遇的。择师也如交友,不能硬拜。因果在自己,师父只是一个增上缘。

对于师父来说,教徒弟也不能硬教,徒弟心里没有自修的种子,师父浇也白浇,徒弟心里自觉的苗子还幼小,揠苗助长也白搭。师父授徒,也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未见明师,在自修;得遇明师,在自修。所以说,明白的佛家子,只是自修自觉自悟;好的佛门院庙,都是自耕自养,自证自度。譬如说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事,印乐禅师之能住持少林,盖因为白马寺一直半耕半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好弟子遇到好师父,结一段善缘,很难。大部分自称佛弟子者,太容易花钱请经拜师。天下富人千千万万,若花钱能觉能悟,轮不到饿肚子拜佛的人。大部分佛门高僧见钱如见佛,若钱能明因果,寺庙里装钱的功德箱最早涅槃。见过伏地拜佛的人,手掌上,膝盖上,额头上,绛色的疤结边上滴答鲜红的血,迤逦千里赴佛门,我不以为是好信徒。曾在东南亚机场登机,服务员拦住我,请一个和尚先一步。看那和尚,手持外交护照,身穿满是补丁的衣袍,赤脚。我认为这样的和尚比释永信高尚。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2 08:00



所要=索要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5-8-2 08:45
假和尚当道就是这样的。
半路走歪了,和为人民币服务的官员一样。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2 09:03
早前看过一个辽宁大悲寺的纪录片,窃以为,那才叫出家人,跟李叔同有一拼。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2 09:25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2 09:03
早前看过一个辽宁大悲寺的纪录片,窃以为,那才叫出家人,跟李叔同有一拼。




大悲寺是禅宗曹洞传人
少林寺是曹洞正宗

这理不好讲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2 09:27
论金 发表于 2025-8-2 08:45
假和尚当道就是这样的。
半路走歪了,和为人民币服务的官员一样。




少林寺 实行双轨制,法卷传给释永福,方丈由释永信一系掌管

仿佛西方人讲 私德和公德分开似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5-8-2 09:34



去年底今年初,我就说过今年要查佛教圈子。只是没想到七月底才公开。

这种事情一公开,相当于已经掌握一切,慢慢收拾。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8-2 09:43
徐公孰 发表于 2025-8-2 09:25
大悲寺是禅宗曹洞传人
少林寺是曹洞正宗

这个不懂,只看他们那种苦修,一般人很难坚持,我就不行。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5-8-2 10:47
肯定也优秀过。
肯定也有优秀。
但错了,背离了要认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5-8-2 17:04
大部分自称佛弟子者,太容易花钱请经拜师
————
始终是在尘世的世故里,未曾开出花来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8-3 08:42
这个和尚不是和尚啊
是混混和尚的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8-3 08:43
论金 发表于 2025-8-2 08:45
假和尚当道就是这样的。
半路走歪了,和为人民币服务的官员一样。

嗯,是这样的

作者: 薄荷味    时间: 2025-8-3 08:44
养生丸 发表于 2025-8-2 09:03
早前看过一个辽宁大悲寺的纪录片,窃以为,那才叫出家人,跟李叔同有一拼。

嗯,李叔同,几百年出不了一个的人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8-3 11:09
本帖最后由 秦鲁子 于 2025-8-3 11:10 编辑

如此而言,如来虽说悟道,但也不过是着相之道。

阿弥陀佛。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