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白鹿洞二首·其一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4
标题: 白鹿洞二首·其一
沉迷读书已春深,珍惜光阴寸寸金。
若非道士來逗趣,正觅孔周儒妙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5
原文。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5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注释
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
春深:春末,晚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以金子比光阴,谓时间极为宝贵,应该珍惜。寸阴:极短的时间。
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
引笑:逗笑,开玩笑。
周情孔思:指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追寻:深入钻研。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5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是说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春末。“春深”犹言春末、晚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过完了,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是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道人修禅养性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非同寻常。这不,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6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0:46
歡迎赏评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7-11 11:19
好诗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11 15:11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确实与佛教、道教有一定联系,但具体程度需结合史料分析:
1. 与佛教的关联
诗僧交往:王贞白与著名诗僧贯休有密切交往。据记载,他曾向贯休请教诗作修改,贯休成为他的“一字师”,二人后来成为诗友48。这一交往表明他对佛教文化有一定接触。
诗句中的佛教影响:他的诗作虽未直接体现佛教思想,但与贯休的互动可能间接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
2. 与道教的联系
隐居修道:王贞白中年弃官归隐,史载他“以道学自任”,并在家乡教授生徒,研究《易经》,具有隐逸修道倾向13。
道号“灵溪”:部分资料提到他号“灵溪”,而《灵溪集》是其诗集名,可能隐含道教意象(如“灵溪”常与道教仙境相关)8。
道教文学背景:唐末道教文学盛行,王贞白的诗风清雅,部分写景诗(如《雨后登庾楼》)可能受道教自然观影响6。
3. 思想倾向的争议
虽有隐居修道的行为,但并无直接证据表明他正式皈依道教或佛教。他的诗作更多体现儒家济世情怀(如边塞诗)和隐逸思想,而非宗教教义48。
结论
王贞白与佛教、道教均有交集,但主要是文化层面的互动,而非严格的宗教实践。他的思想更接近传统士大夫的儒道互补模式:仕途受挫后转向隐逸,兼修学问,与僧道交游,但未深入宗教体系。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6:05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5-7-11 11:19
好诗
歡迎河海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7-11 16:06
凡夫俗子 发表于 2025-7-11 15:11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确实与佛教、道教有一定联系,但 ...
好的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5-7-12 09:43
好诗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