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语言的魅力 [打印本页]
作者: 秦川梦回 时间: 2025-7-3 17:03
标题: 语言的魅力
本帖最后由 秦川梦回 于 2025-7-4 11:36 编辑
读书首先读的是语言。若一味追求新奇而不是它的语言水平,成了习惯想改都难。
不论小说、随笔还是诗歌,也不论它出自行家还是新手,百十来字浏览过后,便可认定值不值得读下去。
有位写手,年纪不大,文字很一般,却已出版过两部长篇。另有位作家朋友,他的书更多是送而不是卖出去的。
我特别爱读知堂先生的《古槐梦遇—序》,为的是重温以下两段:
“窗外有一棵大树,其大几可蔽牛,其古准此,及我走出院子里一看,则似是大榆树也。”
“回头问平伯曰,有亭乎?答曰,不。曰,荔如何?曰,将来可以有。”
另一位大家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集》:
“我觉得世间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湖畔夜饮》)。
“道经五河泾,我从船窗里望见河岸上的小茶店门口,老同学吴胜林与沈元二人正在相对品茗,脸上没有半点笑容。”(《桐庐负暄》)。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5-7-3 19:25
好的文字,我记不住。
但,亦被熏陶。对不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5-7-3 22:55
字如其人,对于文学而言,就是文字风格(文风)。
独特的文风,加上丰厚的意蕴,往往令人百看不厌。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5 05:55
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散文家
作者: 凡夫俗子 时间: 2025-7-5 05:57
周作人(中国现代作家)_百度百科
作者: 养生丸 时间: 2025-7-5 09:42
秦老师引得知堂两段文字不全,尤其第一段,没看过的难以体会其中趣味,也算得其意而忘其形,与文中人物如出一辙了。
————平伯说,在他书房前有一棵大槐树,故称为古槐书屋。有一天,我走去看他,坐南窗下面甚阴凉,窗外有一棵大树,其大几可蔽牛,其古准此,及我走出院子里一看,则似是大榆树也。
丰子恺的缘缘堂看过,除回忆弘一法师的几篇,其余都忘了。讲真,个人对他并不感冒,就像他的漫画作品,总觉得差点儿什么。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1:19
坦白说,民国时,有些人的文章,文白夹杂,其实不好说好,或不好,
他们自己都搞不清哪里应该白些,哪些应该文些。
这东西,其实就是个人阅读习惯造成的。
我不大喜欢那些文不文,白不白的。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5-7-5 11:23
说到这个事,
昨天回到某个论坛看大家写小说。
好久没回去,这一回去,吓我一跳。
有一位高人在写小说。。。
读了半天,就是读不进去
感觉就是横垄地拉车,一步一个坎。。。
为什么?因此人是写古体诗的。
转身写现代小说。
那个语言就没法看。
但是他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一大堆捧臭腿的。
所以,好和不好,还是有一些标准的。
我觉得,常读经典,自然就能分些什么样的算好,算不好。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爱看,至少大部分读者都喜欢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